现代快报+ 2022-08-11
建有107个小剧场、转角遇见“图书馆”……南京这十年,文化成果丰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以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为核心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策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成立 " 我们的节日 " 南京工作室,年均组织开展节日文化活动 1000 场以上,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8 月 11 日,南京市举行 " 奋进新南京 建功新时代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化强市专场。会上,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一级巡视员纪增龙介绍了这十年来,南京市新时代 " 文化强市 " 的建设成就。

赓续红色血脉,加强对 160 余处红色资源点保护传承利用

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 南京红色资源丰富。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南京成立了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等 6 个新型智库,创办《南京智库成果专报》。

深入开展 " 我和我的祖国 "" 永远跟党走 "" 强国复兴有我 " 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四史 " 宣传教育,协调推动全国首个市级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出台实施,加强对全市 160 余处红色资源点的保护传承利用,上线 " 中国南京红色在线平台 ",推出 " 红色研学 " 课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南京扎实推进道德风尚高地建设,2017 年以来,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钱七虎、邱海波等一批典型,选树时代楷模等国家级重大典型 6 人次,省最美人物等省级典型 55 人次,评选表彰 100 多名 " 感动南京年度人物 "。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 " 新时代好少年 " 学习宣传,完成 206 家乡村 " 复兴少年宫 " 建设。

好戏不断,年均节日文化活动 1000 场以上

大型民族交响乐《人间正道是沧桑》、大型交响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民乐《国之当康》、话剧《鸽子》、京剧《梅园往事》、越剧《凤凰台》、广播剧《寻找保尔》…… 越来越多的好剧在南京演出。

为让市民看到更多的好剧,南京市成立 " 我们的节日 " 南京工作室,年均组织开展节日文化活动 1000 场以上,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南京文化艺术节、南京戏剧节、南京森林音乐会品牌影响不断提升,成功承办了第 30 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活动。

除了加大各类文艺精品创作、举办演艺演出品牌活动外,南京还加大公共文艺空间建设,在全市各区布局金陵小剧场。据了解,南京目前建有规范小剧场 107 个,有稳定演出团队并有常态演出的小剧场 50 个,在全市各市民广场、博物馆、书店等文化活动场所设立 " 梅赞金陵 " 梅花戏剧角,让市民看戏观剧更加方便。

以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为核心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策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先后引进国内外 42 位文化名家设立工作室,累计培育年轻文化人才 100 余人,现有各级各类文化领军人才 429 人,累计培育年轻文化人才 100 余人,培养乡土文化能人、市级以上非遗传人 148 名。

爱读书,南京居民综合阅读率达 96.53%

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南京是文学之都,是一座书香弥漫的城市。

纪增龙介绍,南京建成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 62 个,市级以上职工书屋 1226 家,校园书屋 3685 家,在公园景区、文博场馆、城乡社区等建设新型阅读空间 200 多处。

2021 年,南京市居民综合阅读率达 96.53%,阅读指数 77.81,均位居全省第一,2019 年、2020 年蝉联 " 中国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

南京市也是一座科技之城。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建成 1 个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2 个国家级、30 个省级、103 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打造 " 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 "" 南京创意设计周 " 等特色会展品牌。

伴随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11 年到 2021 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 262 亿元增长到 1063.99 亿元,占全市 GDP 比重从 4.26%增加到 6.5%,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和综合指数三项指标均名列全省第一。

打造国际驻地作家线上交流平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广

南京在国际上的传播,越来越有影响力。纪增龙介绍,南京参与举办 4 届 " 一带一路 " 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加强与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青年、媒体与智库等领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2014 年以来举办 4 届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2015 年起连续举办 " 中国南京周 " 活动,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和南京城市形象传播。

做好每年 "12 · 13" 国家公祭活动保障服务和宣传教育工作,依托国际和平城市品牌,持续做好南京大屠杀史实研究、史料外译和对外传播,设立国内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和平学 " 教席,成功举办两届南京和平论坛。

2019 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创意城市网络 · 文学之都 " 以来,连续实施南京文学作品翻译资助计划,打造国际驻地作家线上交流平台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经典案例向创意城市网络推广。

去年底,南京还入选了 " 中国国际传播综合影响力十大先锋城市 "

见习记者 裴诗雨 现代快报 + 记者 胡玉梅 王卫 文 / 摄

(编辑 李蔚蔚)

相关标签

南京 红色基因 博物馆 京剧 新闻发布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