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 湖北 2022-08-11
全球“高烧”史上少有,湖北将适时人工增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日,2022 湖北省高温天气新闻发布会传来消息,预计 8 月底之前全省晴热高温天气仍将持续,高温综合强度将达到历时最强。其中,11 日 ~15 日,高温天气发展的范围和强度将达到峰值,部分站点可能超过历时极值。

针对当前持续的高温天气,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Ⅲ级应急响应。湖北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副处长李灿介绍,此次高温对百姓生活、企业生产带来影响,将按照省局应急预案的要求,全省统一协同适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

2022 湖北省高温天气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龚萍 摄

当前正处于秋收关键期,部分县市出现明显干旱,全省将抓住天气的有利时机,特别是 16 日前后的天气过程,以近期各地可能发生的阵雨,开展人工增雨,缓解农作物的生长所需。

气象部门建议,高温持续不断,要防范持续高温对群众生活、人体健康不利影响,加强生活用水用电保障,防范热射病;防范持续高温对能源保供不利影响,重点关注持续高温造成的能源供给压力加大,做好水电科学调度、供应和应急工作;防范持续高温对农业、生态环境不利影响。

同时,还需加强城乡和森林防火安全工作,注意防范持续高温对交通、旅游等的不利影响,并做好局地强对流天气防御。

出梅以来

高温日数达历时同期首位

今年出梅以来,全省平均气温和高温日数已达历时同期首位。

7 月 7 日出梅以后,全省平均气温为 30.2 ℃,平均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 ≥35 ℃)21.4 天,分别较常年同期偏高 1.9 ℃和偏多 9.9 天,均列历史同期首位。

7 月 7 日 ~16 日和 7 月 30 日至今出现两段大范围持续性高温过程,第二段过程的强度更胜于第一段。

持续时间长。鄂西北西部、鄂西南北部和鄂东南大部高温日数达 25~30 天,其他大部 15~25 天。通山连续高温日数达 18 天。

影响范围广。除利川外,全省其他地区均出现高温天气,93% 的县市都出现日最高气温 ≥37 ℃,保康、黄石、赤壁等 22 县(市)日最高气温 ≥40 ℃。

极端性强。郧阳(42.7 ℃)、竹溪(40.5 ℃)、来凤(39.1 ℃)最高气温、竹溪等 5 县(市)连续高温日数、十堰等 11 县(市)日最低气温突破或追平历史记录。竹山 8 月 3 日以来已连续 8 天最高气温在 40 ℃以上,8 月 8 日升至 42.3 ℃,创历史第二高。

"

11 日,全省高温天气新闻发布会上,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珊珊介绍,这一轮的全省高温天气中,武汉的气温也将在 11 日 ~15 日达到高峰值,预计武汉最高温将达到 39 ℃~41 ℃,中心城区可能出现超过 42 ℃的高温。16 日,受到弱冷空气影响,武汉的高温天气会短暂下降。湖北武汉并非个例,放眼全球,都在经历史上少有的高温。

"

16 日武汉高温短暂 " 缓和 "

王珊珊介绍,16 日的最高温可能降至 35 ℃左右,比这一段时间的最高温都要低,但仅仅持续一天左右,到 18 日之后,又将是 37 ℃以上的高温天气。

之所以气温这么高,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对区域的稳定控制,在其控制之下,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太阳辐射增强。此外,副热带高压带来的下沉气流会带来气温的升高。

为何今年的高温 " 来势汹汹 "?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副主任郭广芬介绍,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升高变强的气候导致今年的高温偏强;副热带高压偏强,则与海温有关,印度洋海温偏高,也加强副热带高压系统,导致其变得更强,此外,如拉尼娜海温背景带来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北等多重系统性影响,导致今年的持续强高温。

6 月以来

长江中下游都挺热

这一轮的持续高温天气,湖北武汉也并非个例,整个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都处于 " 高烧不退 " 的局面。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副主任郭广芬介绍,整个长江中下游 6 月份以来,沿线的省份、城市持续高温,也出现过极端高温。截至目前,重庆最高温达到 41.5 ℃,上海也有 40.9 ℃,追平了该地 1873 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温。就连往年少有高温日的成都,今年也出现了 15 天左右的高温日。武汉今夏截至 8 月 10 日的最高温是 39.1 ℃。

此外,今年高温日数方面,重庆达到 39 天,上海达到 37 天,热力惊人。武汉自出梅以来,出现 24 个高温日,可能接下来这轮高温的最高温数值还会刷新。

全球也在经历少有的高温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最新报告证实,今夏全球确实经历着史上少有的高温酷暑。

WMO 称,根据欧盟 "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项目 " 的数据,刚刚过去的 7 月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 7 月之一,持久且强烈的热浪尤其影响了欧洲的部分地区。

从全球看,2022 年 7 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 7 月的第二名:7 月全球地表气温比 1991 — 2020 年参考期高出近 0.4 ℃,略低于 2019 年 7 月,但略高于 2016 年 7 月。

7 月,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部分地区均测得超过 40 ℃的气温。在英国,气温突破 40 ℃尚属首次。同时,伊比利亚半岛最高气温超过 35 ℃的天数异常多,突显该地区高温的持久性。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迎来了历史上最热的 7 月,5 — 7 月的气温都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信息中心的数据,7 月份美国大部分地区发生了数次热浪,白天温度超过 37.8 ℃,导致了创纪录的能源需求以及与炎热相关的疾病。

在南半球,南美洲中部和非洲南部 7 月记录到的高于平均水平的气温最为显著,北太平洋和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的气温同样高于平均水平。

"

根据《湖北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试行)》,经研究,省水利厅决定于 8 月 11 日 14 时启动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连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我省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出现旱情。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期,我省大部仍将以高温晴热天气为主,旱情可能加剧发展,抗旱形势日趋严峻。

11 日,省水利厅向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水利和湖泊(水务)局以及厅直有关单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立足抗大旱、抗长旱,全面组织动员,切实强化各项抗旱措施。通知称,

一要加强旱情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强化土壤墒情、旱情监测预警,及时会商研判旱情发展趋势,争取抗旱工作主动权。

二要强化科学调度。充分考虑当前和后期抗旱用水需要,广辟抗旱水源,统一精细调度水源工程,强化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统筹安排好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三要确保供水安全。始终把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摆在首位,细化落实供水保障措施,必要时组织社会力量为群众拉水、送水,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用水需求。

四要强化信息报送。加强旱情统计和信息报送工作,应急响应期间实施抗旱工作信息日报告制度。

相关标签

湖北省 新闻发布会 气象局 生态环境 强对流天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