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8-11
光月山村:荒地上种出“水蜜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村庄古朴,蔬菜翠绿。白里透红的 " 水蜜桃 " 挂满枝头,产销两旺 ......

西固区四季青街道光月山村,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地貌。2019 年之前,这里的农民都是靠天吃饭。没有灌溉用水,所有农作物生长只能依靠下雨才能收获,属于经济 " 空壳村 "。

现如今,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推进,光月山村走上了 " 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 " 的强村之路,从一个 " 空壳村 " 转变为 " 实业村 "。村庄内外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 这里以前都是弃荒地。从 2019 年开始,我们流转弃荒地 800 多亩,种植梨树 1.2 万株,桃树 2.5 万株。今年桃树第一年挂果,预计采摘北京 7 号、陇蜜九号、白凤桃等优质‘水蜜桃’ 5 万多斤,收入近 40 万元。" 光月山村党支部书记徐仲江说。

要打开工作局面,必须先抓党建。把干部带起来,把党员组织起来,发动群众才能更有力量。根据这一工作理念,光月山村以 " 把党员聚集在产业链上 " 为抓手,于 2019 年成立兰州市西固区月山富林种养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全村种植能手、致富能人、创业典型、困难群众吸纳进合作社,壮大村级经济组织队伍,通过 " 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 " 的产业发展模式,开发 " 党员示范田 ",把党员转化为懂种植、经营、管理等技术的新时代新型农民。

" 我们的合作社属集体经营,收入归村集体。" 村民丁链国说。光月山村根据市场需求,还发展林下经济。在梨树、桃树下面种植各类蔬菜,建立 " 党组织 + 专业合作社 + 市场 " 的经营模式,拓展农产品的销售市场。2020 年农产品销售收入 18.8 万元,2021 年农产品销售收入 41 万元,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 以前通往田间的路很糟糕,一下雨有些地方坑坑洼洼甚至塌陷。雨后出门一脚泥,晴天只要农用车经过,尘土飞扬。现在路修好了,出行方便了,我们过好日子的信心更坚定了。" 光月山村的群众看着通往田间的土路,变成了平坦宽敞的水泥路、红砖铺设的硬化路时,高兴得合不拢嘴。

产业有起色,村集体经济摆脱 " 空壳 ",弃荒地得到了有效治理。如今的光月山村,在塑形铸魂中,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永前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相关标签

乡村振兴 兰州 道光 产业链 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