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2-08-11
吉林省首例!当庭宣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并当庭宣判,这也是吉林省首例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范某、李某夫妻二人均为辽源人,2020 年夏天,俩人为了赚钱,动起了歪心思。他们先是以 20 元 1 万条信息的价格从网上购买了 11535 条来自全国各地的个人信息。

随后在租用的办公室里,通过招聘客服、编写话术本、提供手机等方式,指使客服人员按照话术本内容给受害人打电话,骗取对方信任只是第一步,之后再添加对方为微信好友加群,而最终的目的是要打包出售这些微信好友的个人信息,一条真实的个人信息可以卖 2 到 4 元不等的价格。

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 张闯:

" 他们注册了很多微信号,每个微信号加到 500 位以上好友后就出售。 被告范某、李某两个月的时间共计出售微信号 6 个,其中包括 3867 个微信好友,非法获利 13974.33 元人民币。"

个人信息泄露严重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庭审过程中,辽源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审判职能,被告也当庭认错悔过,表示愿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后续将积极履行判决,并诚恳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更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本着教育本人、警示他人的目的,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庭作出了范某、李某支付损害赔偿金 13974.33 元,并在省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的民事判决。

来源:第 1 报道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微信 个人信息 信息安全 辽源 审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