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跳,真棒!" 近日,在山东心康集团益语心康复中心,六岁的亮亮(化名)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跨越障碍物训练。在亮亮被确诊之前,父母并不知道孩子得了什么病。" 没有语言,叫他名字没有反应,最重要的是他妈妈离开他,他也不哭不闹,就搬着一把小椅子,坐在门口前后晃,他妈妈一开始也是不接受的,他说,过去的这几年,她从来没有彻底轻松过一天。看着儿子的身影,无奈、怅惘,王女士说," 我最早发现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是孩子的眼神。孩子很少和我有眼神交流。我逗他,他不看我。当时,我就觉得不对劲,孩子在两岁时才能说简单的几个词语,而且模仿能力较差,几乎不与别的孩子玩耍,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且易发脾气。" 自从儿子确诊以后,她的人生 " 就如同好好的路,拐了一个大弯,以后的路全是崎岖 "。随后的漫长求医路,王女士说其中的无奈和绝望几乎让人崩溃。经济上的压力不说,更让王女士觉得难过的是心理上的坎。
前不久,经朋友介绍来到益语心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益语心全纳融合康教学校校长朱运东同几位专家老师精心制定和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最近,亮亮出现了惊喜的变化," 他现在比以前爱说话了,还能坐住自己看会感兴趣的绘本书,现在一些简单的指令比如吃饭、做游戏等他都能乖乖地执行!" 亮亮妈妈说着又禁不住流泪," 孩子现在不仅仅会叫妈妈,还能看着我的眼睛喊我。"
从事自闭症儿童干预工作多年的朱运东认为,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尽早干预,自闭症儿童也可以有正常的生活,他再次呼吁,治疗自闭症,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我碰到过一个孩子,在幼儿园阶段经过积极的训练干预之后,能够到正常的小学去读了,一二年级成绩还很优秀,挺不错的。越早期干预越好,在最关键期把它给调整好,他能去正常的学校,学习也能跟得上。" 朱运东如是说。
心康集团董事长刘萌呼吁,帮助自闭症患者融入社会,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与其说关爱、不如先去理解和接纳。
【通讯员 崔晓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