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8-15
高温红色预警继续,未来还要热多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这两天,有关高温热浪的话题频频引发关注,"40 ℃进不了全国高温排行榜 " 更是冲上热搜。40 ℃这个原本让许多地区 " 高不可攀 " 的数字,在近期持续高温天气过程中多次出现。不少网友说:" 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中央气象台 8 月 14 日 18 时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 8 月 15 日白天,新疆吐鲁番盆地和南疆盆地、陕西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山东南部、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中东部、重庆、贵州东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等地最高气温将有 35~39 ℃,其中,四川东部、重庆中西部、陕西南部、河南东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湖北东南部和西北部、湖南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中北部以及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 40 ℃以上。

截至 14 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 20 多天发布高温预警,其中从本月 12 日起,已连续 3 天发布了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这标志着自 6 月以来便持续影响我国南方多地的区域性高温天气,走到了迄今为止的最强阶段。

那么,此次超强高温天气究竟有多强?持续高温天气正常吗?" 幕后推手 " 是谁?未来会成为常态吗?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

高温

或将成 1961 年以来持续时间

最长的一次高温过程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表示,目前区域性高温过程还没有超过 2013 年,但未来两周南方高温天气仍将持续。" 根据预测,此次区域性高温过程持续时间将超过 2013 年的 62 天,成为 1961 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高温过程,今年高温天气综合强度可能将为 1961 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强。" 陈丽娟说。

那么,1961 年以来最强高温天气的战斗力究竟如何?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表示,7 月下旬以来,我国高温日数多、覆盖范围广,多地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40 ℃以上的高温热浪天气在多地频频出现,多个省份高温日数和最高气温均突破历史纪录。

比如,上海今年 35 ℃以上高温日数已超过 40 天。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智介绍,截至 8 月 13 日,上海今年出现 40 ℃以上高温日数共 6 天,极端最高气温为 40.9 ℃。未来 10 天,上海市将持续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气温可达 40 ℃至 41 ℃。

"7 月以来,浙江极端气温大部分地区都在 39 ℃至 43 ℃,最高的是三门 43.1 ℃,永嘉 42.9 ℃,青田、云和是 42.4 ℃。三门和永嘉等地均突破历史最高纪录。" 浙江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娄小芬说,预计未来 7 天,浙北和浙西部分地区将局部出现 43 ℃酷热天气,或突破极端高温纪录。

重庆今年已出现两轮高温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高温日数达 29.3 天,为 1951 年以来同期第二多。重庆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罗娟介绍,预计 8 月 13 日至 22 日,重庆大部地区最高气温 38 ℃至 42 ℃,局地可达 43 ℃至 44 ℃,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超过历史极值。

陈涛说,8 月 12 日当天,华北南部至江南及四川盆地、陕西中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出现 35 ℃以上高温天气,其中大部地区气温有 38 至 40 ℃,四川东部、重庆西南部和北部、陕西东南部、湖北西部、安徽东南部、江苏南部、浙江中北部等局地达 41 至 43 ℃。其中湖北竹山局地达到 44.3 ℃,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湖北最高气温纪录。

这还没有结束,高温红色预警仍将持续。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 10 天,江淮、江汉、江南、四川盆地等地仍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累计高温日数可达 7 至 10 天。

探因

副热带高压异常是 " 元凶 "

可能出现夏秋连旱

持续高温天气不利南方农作物、经济林果等生长发育,一些地区已经出现气象干旱状态。

" 今年这样的高温天气,主要与大气环流形势,特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有一定关系。" 陈涛说。

陈涛解释,从目前监测看,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强度偏强。在它的控制下,我国南方地区整体受下沉气流控制,导致天空晴朗少云。加上白天日照辐射的影响,近地面加热强烈,热空气滞留在地面,吹不走、散不出,因此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

陈涛表示,受高温天气影响,我国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气象干旱状态,未来一段时间,这种气象干旱有可能进一步持续或加重。

" 根据分析,后期秋季长江流域降水偏少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大,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有可能会出现夏秋连旱。" 陈丽娟说。

" 夏季出现高温热浪事件,从气候角度来讲是正常的。但今年夏天高温热浪事件持续的时间、强度,以及影响范围,都非常罕见。" 陈丽娟说。

不仅是我国,入夏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均出现增强,形成大范围的整体环球暖高压带,致使北半球多地出现高温天气。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 IPCC ) 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 50 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 2000 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加剧。其中,高温热浪事件频发多发是非常显著的特征。

陈丽娟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已经远远不是天气尺度的问题,这背后有深层的气候尺度原因。"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热浪事件可能成为一个新常态。而且今年高温天气开始早、结束晚、持续时间长,这种特征在未来可能也会越来越明显。" 陈丽娟强调。

陈涛提醒,在城市中,用电需求激增是持续高温所引发的最显著的影响之一。高温下空调等电器使用频率大幅提高,对能源保供影响较大,相关部门应根据气温预报做好应急预案,保障电力供应。

对于公众而言,他建议,高温天气期间要尽量减少长时间户外活动,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热射病及其他高温易诱发的潜在疾病影响。

"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正值暑期,在炎热的天气下,休假在家的学生游泳避暑时,一定要注意远离危险水域,防止发生溺亡事故。" 陈涛说。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来源丨央视网

相关标签

上海 浙江 河南 重庆 丽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