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8-16
培育大运河、长江、江南文化品牌,江苏将打造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典型范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 / 文 牛华新 / 摄)8 月 16 日上午," 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化强省建设专场在南京召开。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文明办与南京市、扬州市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共同关注的焦点。

大运河彰显千年底蕴、时代价值、当代形象

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梁勇表示,江苏正努力培育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江南文化等品牌。作为大运河、长江两大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江苏将打造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典型范例。

△梁勇

在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面,江苏构建 "1+1+6+11" 规划体系,23 个核心展示园、26 条集中展示带、153 个特色展示点形成空间展示体系。江苏首创的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以及 " 三种空间形态 " 得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办公室高度肯定并全面推广。江苏省委宣传部直接牵头编制的文化价值阐释弘扬规划是全国首部运河学研究规划,也是首部文化价值阐发规划。

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江苏建立省级大运河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平台,建成大运河江苏段水文化遗产数据库,淮安板闸、扬州隋炀帝墓等运河遗产纳入新一批国保单位,江南水乡古镇申遗工作稳步推进,沿线文物、非遗、古城古镇古街区古村落整体保护持续提升。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实施 " 一河一策 " 行动计划,常态化开展遥感监测,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清水廊道、江淮生态大走廊等重大项目建设。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编撰推出首部中国运河通志——《中国运河志》,打造歌剧电影《运之河》等文艺精品,建成 " 国字号 " 工程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设淮安中国水工科技馆,京杭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区创建工程建成扬州段、淮安段、苏州段先导示范段 …… 大运河的千年底蕴、时代价值和当代形象不断彰显。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已形成初稿

梁勇介绍,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面,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推进方案》,明确了 " 以沿江县(市、区)为核心区,沿江 8 个设区市除核心区外的区域为拓展区,其他 5 个设区市为辐射区 " 的建设范围,提出文化遗产保护等八大工程、20 项重点任务。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已形成初稿,初步考虑沿江沿河沿湖沿海 " 四沿 " 联动,与长江干流、支流共同塑造 " 一主七支 " 长江文化空间格局。同步谋划论证重大项目,初步摸排 5 个国家级重大项目和 145 个省级重点项目。

△南京长江大桥

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实施,开展沿线文物和非遗资源专项调查、工业遗产普查,进一步健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制度,打造一批水利风景区和水情教育基地。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协调推进,启动建设扬子江创意城市群,打造扬子江世界级城市休闲旅游带。

江苏还将整合研究力量,组建高端智库。围绕长江与运河、太湖、海洋在文化上共济互融的关系,长江江苏段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等课题,组织深入研究,组织实施长江主题出版、文艺创作、展览展陈等工程,办好长江文化节,持续打造江南文脉论坛品牌。

美丽中轴打造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

" 运河文化标识更加彰显。" 江苏省文旅厅副厅长常胜梅在介绍全省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进展和成就时,特别提到这一点。

△常胜梅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两个省级专项规划编制出台,依托江河湖海构建 " 两廊两带两区 " 文旅空间布局,明确把打造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作为美丽中轴,助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在前列。

△运河三湾风景区

运河沿线 8 省(市)艺术家,以全新的视角描绘大运河 " 前世今生 " 和沿线新图景新风貌,历时 2 年创作完成长 135 米、高 3 米的《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被誉为当代 " 清明上河图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运营,在零藏品、零展品情况下征集各类文物展品超万件(套),创新展示中国大运河 " 百科全书 ",去年 6 月开馆以来已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和旅游网红打卡地。

从 2019 年起,立足大运河全域,以 " 融合 · 创新 · 共享 " 为主题,连续 3 年成功举办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累计 37.6 万人次走进现场、线上受众超 4.5 亿人次。

南京打造 " 博物馆之城 "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 以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为核心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保护和展示金陵文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南京市副市长黎辉介绍。

△ 黎辉

目前,南京正在加快 " 博物馆之城 " 建设,重点建设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南京市博物总馆新馆等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推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推进 " 梅花戏剧角 " 和小剧场、新型阅读空间等文化设施建设,推出一批最美书店和乡村特色书店。

在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和发展方面,南京将推动文旅商、文旅体、文旅康养、工业文旅、夜间文旅消费等行业融合发展,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建设长三角地区国内大循环的文旅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文旅战略节点。

扬州隋炀帝墓遗址公园今年年底建成开放

扬州市副市长刘流介绍,扬州致力于运河文化的精细化保护、活态化传承、国际化合作等。

△刘流

扬州创造性设立运河文化保护缓冲区,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确保 " 一江清水向北送 "。扬州 151 公里河道、10 个遗产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大运河沿线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城市;推进运河三湾风景区核心展示园、大运河非遗文化园建设。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一年来,网络预约持续火爆、参观人数突破百万。" 运河十二景 " 评选活动吸引了 36 万多人次投票。连续多年举办的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今年上升为国家级论坛。

在推进古城保护更新方面,扬州颁布实施《扬州古城保护条例》,编制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 "1+8" 工作方案,精心打造文化博览城、复兴名店老字号、实施名城解读工程;全面实施 " 考古前置 " 工作。目前,扬州拥有文博场馆 149 处、文保单位 529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24 处。大运河盐商文化展示馆、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建成开放,隋炀帝墓遗址公园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开放。

(编辑 张宇)

相关标签

江南 江苏 扬州 淮安 古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