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郝欣 文 / 摄
花丛间群蜂漫舞,花田里有游客定格美好瞬间,蜂箱旁蜂农辛勤摇蜜 …… 初秋时节,一幅繁忙美丽景象绽放在方正林区。气候条件好,植被覆盖率高,野生蜜源植物种类丰富,每年 6 月至 9 月,方正林区百花相继盛开,成为养殖蜜蜂的优质天然蜜场、酿制百花蜜的珍贵蜜园。
近年来,方正林业局有限公司助推 " 小蜜蜂 " 酿制 " 大产业 ",分布在各林场总计 1000 余箱的蜜蜂家族,辛勤地为蜂农 " 酿 " 出甜蜜致富路,为游客 " 酿 " 制甜蜜之旅。养蜂业,已成为当地职工群众致富的 " 助推器 "、绿色生态的 " 孵化器 " 和农、旅、生态融合高质量发展的 " 加速器 "。
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养蜂成林区 " 绿色产业 "
" 今年是个好年头,估计能收获 5000 多斤蜂蜜,每斤 20 元,收入能达到 10 万余元。" 采用新技术养蜂的陈家亮子林场蜜蜂养殖户胡伟算着收入,乐得合不拢嘴。胡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林区工人,虽已年过 50 岁,但思维一直很超前。2019 年夏天,胡伟偶然与来方正放蜂的浙江蜂农聊起了天,并了解到东北的椴树蜜营养价值高,每斤能卖到 20 元至 30 元,而且供不应求,市场认可度高。这让他动了心思,随即锁定养蜂产业。
养蜂被人称为 " 甜蜜的事业 ",看似浪漫,实则艰辛。最初的几年,胡伟被蜜蜂蜇是家常便饭,常常因为手指被蜇,肿得拿不起筷子,但这些都没有影响他对养蜂的热情。个人努力同时,林场党委也大力支持胡伟牵头搞养蜂事业,还帮他在哈市请来养蜂专家传授养蜂技术。渐渐地,胡伟成了林区的养蜂能手,还带出了一群 " 徒弟 " 跟他一起养蜂致富。
" 蜜蜂能产蜜富农,更重要的是通过授粉修复和改善植被,对生态农业、旅游等产业也有促进作用。" 陈家亮子林场党委书记告诉记者,养蜂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是生态优先的 " 绿色产业 "。
" 甜蜜的事业 " 探索蜂旅融合新模式
小蜜蜂,大产业。为让更多人过上甜蜜生活,近年来,方正林业局有限公司通过 " 大手连骨干拉小手 " 等模式,鼓励林场职工群众家庭买蜂、养蜂,以技术和规模带动小户规模化养殖、大户科学化养殖,帮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
林区瞄准了 " 蜜蜂 +" 产业,探索蜂旅融合,为游客 " 酿 " 一场 " 甜蜜之旅 "。" 听着鸟叫声很放松,第一次看到养蜂也很新鲜。这里的百花蜜又香又甜,必须给亲戚朋友带一点儿回去。" 一名来自哈尔滨主城区的游客说。
好产品要卖好价钱。延伸产业链和旅游带动是关键。方正林区不断完善蜂产品加工技术,制作蜂王浆、蜂花粉等深加工产品,打造产销融通的蜂产业体系,借助旅游拓销路。
" 我们通过强化技术保障,从源头控制蜂蜜品质,产业有人抓、有人管,对蜂农进行养蜂取蜜全环节培训,形成网格化技术服务体系,持续加强资源保护区建设,从源头上把控品质。" 方正林业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蜜蜂养殖这一 " 甜蜜的事业 " 正在促进方正林区农、旅、生态融合高质量发展,为林区加快转型振兴注入新活力。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