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8-17
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出炉:2025年广佛地区GDP达5万亿元左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新快报讯 广州、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合作源远流长,自 2009 年两市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经济社会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入,同城化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8 月 17 日,广州市政府官网公布《广佛全域同城化 " 十四五 " 发展规划》(简称 "《规划》"),《规划》是指导 " 十四五 " 时期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进一步强化广佛全域同城效应、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发展能级、构建 " 一核一带一区 " 区域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佛同城化具有内生驱动、市场主导、自下而上的显著特征。《规划》坚持市场主导的全域同城化发展路径,在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更加注重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保障和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秩序,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到 2025 年广佛地区 GDP 达 5 万亿元左右

近年来,广佛两市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同城化取得新的成效,为 " 十四五 " 时期向全域同城化升级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广佛地区生产总值从 2015 年的 2.6 万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3.6 万亿元,与京沪相当,在全国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强化。2020 年,广佛经济密度为 3.2 亿元 / 平方公里,是全省(0.62 亿元 / 平方公里)的 5.2 倍,以全省 6% 的土地面积和 22% 的人口贡献了 32% 的经济总量。

《规划》分别从国家、大湾区、省、市层面对广佛地区提出了四大定位:国家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节点、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极点、省 " 一核一带一区 " 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城市间高质量同城化发展的示范区。

具体到发展目标,到 2025 年,广佛地区经济和人口承载力明显提升,全域同城化实现新跨越,继续在全国同城化实践中走在最前列。广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5 万亿元左右;广佛中心城区半小时通达、全域 1 小时通达;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创新策源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全面增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定在 3% 以上,共建万亿级产业集群实现新突破。

展望 2035 年,广佛全域同城化基本实现,城市发展有机融合,功能分区清晰有序,交通往来便捷高效,产业结构协同互补,统一市场深度形成,公共服务趋于均等,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打造 " 一区、三轴、一环 " 的空间格局

《规划》立足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现状和最新要求,以城市功能对接耦合为核心,链接各大交通枢纽和发展平台,推动城镇空间、产业空间、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着力打造 " 一区、三轴、一环 " 的空间格局。

" 一区 " 为南北向的广佛全域同城化引领区:沿两市 197 公里南北边界线,高水平共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包括 " 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荔湾海龙 " 先导区和 " 荔湾—南海 "" 白云—南海 "" 花都—三水 "" 南沙—顺德 " 等四个试验区片区),加快探索试验区边界去行政化,引领带动广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 三轴 " 为东西向的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轴。这三条发展轴各有侧重。中部核心发展轴自西向东串联佛山禅城、南海,广州荔湾、白云、越秀、海珠、天河、黄埔,将聚焦总部、商贸、文化、金融、医药健康等核心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广佛国际都会区。

南部新兴发展轴基本走向为佛山三龙湾(包括南海、顺德)—番禺、南沙。该轴线坐拥亚洲最大的高铁站——广州南站,将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包括总部、消费、专业服务业等),以广州长隆等为载体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依托南沙科学城、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广佛科技合作高地。

北部绿色发展轴基本走向为三水—花都—从化—增城。将着力构建广佛北部生态屏障,打造生态文化旅游集聚区;落实推广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先进经验,高水平建设特色小城镇;有序发展汽车等先进制造业,打造广佛北部制造业基地。

" 一环 " 为广佛全域同城化联动发展环,通过串联南沙港、南沙站、鱼珠站、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等重大交通枢纽和南沙自贸片区、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空港经济区、佛北战新产业园、三水新城、佛山副中心等重大发展平台,构成枢纽和平台互为支撑、资源和要素无障碍流动的广佛全域同城化联动发展环。

推动形成轨道交通 " 一张网、一票通、一座城 "

《规划》提出,持续提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站、广州南站、佛山站、佛山西站、广州港等重大枢纽功能和枢纽之间的便捷联通性,加快推动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

着力构建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为协同、通用机场为补充的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将高铁、城际引入机场,推动航空枢纽 30 分钟直达中心城区、1 小时通达珠三角城市、3 小时联通泛珠三角城市。规划研究广州北站至白云机场空侧捷运专线和广州北站 T4 航站楼,打造广州空铁融合经济示范区。

打造轨道交通一张网。深化两市轨道交通衔接,促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 " 四网融合 ",推动形成轨道交通 " 一张网、一票通、一座城 "。深化广佛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探索建立城际铁路与地铁系统制式兼容、互联互通换乘体系。

同时,深化道路交通无缝衔接。《规划》表示,预留两市规划道路过江通道,加快实施广佛大桥系统工程、沉香大桥等项目,改善金沙洲地区等广佛重点交界区域与中心城区的通勤,实现公交乘车码互认互通。

清除壁垒 探索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规划》指出,促进广佛地区要素自由有序流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放开放宽落户限制,探索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推动科研资源共享和技术市场一体化,营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衔接贯通的市场环境。

加强人才合作共享。共建 " 广佛制造业人才走廊 ",支持广佛企业在两市职业院校合作开展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互认海外高层次人才评价标准,将佛山市有关高层次人才标准纳入广州市人才绿卡申领条件。探索高层次人才来往两市不受车辆通行限制、积分入户年限累计互认、就医费用联网直接结算。

高水平建设广佛重大创新平台

《规划》提出,高水平建设广佛重大创新平台,促进各大创新功能区协同发展,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高标准建设广州 " 一区三城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和佛山 " 一区一园一城 "(佛山国家高新区、佛中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三龙湾科技城),依托广州南站片区、荔湾国际科技创新产业区、东沙片区及佛山三龙湾科技城,共建广佛科技创新产业示范区,打造更利于广佛创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深度融合、集聚发展的创新廊道和生态圈层。探索设立广佛科技合作专区,支持自贸区、全创区和自创区等先行先试政策在合作专区落地实施。

" 十四五 " 时期广佛交通对接重点项目

国家铁路:广湛高铁、柳广铁路、贵广高铁广宁至广州北联络线、广州至广州南联络线。

城际铁路:广佛环城际(佛山西至广州南站段、广州南至白云机场段、佛山西至广州北站段)、佛莞城际、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肇顺南城际、广佛江珠城际。

城市轨道:广州地铁 7 号线一期西延顺德段、佛山地铁 2 号线一期接入广州南站、佛山地铁 11 号线引入广州鹤洞。

道路:佛清从高速、广州增城至佛山高速、惠州至肇庆高速、清远清新至佛山南海高速公路、广佛新干线及西延复合通道工程、三乐路东延线复合通道工程;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龙溪大道改造优化、番海大桥、广佛大桥系统工程、沉香大桥、碧江大桥、广佛同心桥工程、彩滨北路、炭南路—教育路、玉兰路—港口路过江通道。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相关标签

粤港澳大湾区 gdp 广州 相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