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8-18
超过40岁,是时候了解一下胃肠镜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婷 记者 刘峻)近日,67 岁朱阿姨连称自己有点幸运。她体检发现患有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由于癌症处于非常早期,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做完手术,康复情况非常好,也不需要其他治疗。该院消化科主任赵君宁介绍,40 岁以上人群,最好要给自己做一个胃肠镜的检查。

△赵君宁手术中

朱阿姨平时身体很好,跟自己的好朋友交流时发现,她们都做了胃肠镜检查。朱阿姨心想,干脆自己也去做一个吧。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消化科的专家,检查时发现朱阿姨结肠内有息肉,在直肠距肛门 3 厘米的地方,还发现一个异常的半球形隆起异物,直径有 1 厘米左右。" 这个病变高度怀疑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该院消化科主任赵君宁介绍," 该病灶起源于粘膜下层,需要完整切除。" 朱阿姨随即又做了腹部增强 CT 等检查。专家发现,这个肿瘤目前还没有转移,应该是处于非常早期的情况。该院消化科团队为患者进行直肠肿物手术,30 分钟后,肿物被完整剥离,术后病理证实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G1 级。由于是在内镜下切除,患者也避免了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

赵君宁主任介绍,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在全球呈逐渐上升趋势,它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国人好发部位依次为胰腺、直肠和胃,大部分患者可多年无症状,多在健康体检时偶然发现。结肠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较差,若合并远处转移,中位总生存期约 4 个月。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大径 <1cm 可能合并淋巴结转移,转移率约 1%-10%,最大径在 1-2cm 淋巴结转移率约 30%,最大径 >2cm 在诊断时淋巴结转移率可达 60%。早期发现,及早行内镜下切除可显著改善预后。

赵君宁主任介绍,神经内分泌肿瘤切完并不是万事大吉,根据其分级不同,具体随访时间也有差别。对于 G1 或 G2 级(Ki-67 指数 <5%)患者可每 6 个月随访 1 次;对于 ≥G2 级(Ki-67 指数 ≥5%)患者,可每 3 个月随访 1 次;对于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每隔 2-3 个月随访 1 次。

对于如何早期发现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赵君宁主任提醒,由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症状复杂多样,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合并腹痛、腹胀、反酸、烧心、腹泻、恶心、呕吐等表现,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合并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改变、肛周坠胀感、腹痛、腹部包块等,由于症状不典型,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常通过内镜下发现,40 岁以上人群应定期接受胃肠镜检查,一旦发现,充分评估病情后尽快行内镜下治疗。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消化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学科。拥有一支精益求精、技术娴熟的医疗队伍,医护人员 32 名,其中高级职称 6 名,中级职称 8 名,博士 4 名。科室设有消化科专家门诊、幽门螺杆菌专病门诊、胃食管反流相关疾病诊治门诊,年门诊量约为 60000 人次,年内镜诊疗量达 12000 台,其中内镜下三四级手术量达 2000 台以上。消化科长期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的内镜筛查、早期诊断与微创治疗,针对目前人口老年化的趋势,积极开展高龄患者的内镜下高难度早期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手术治疗,同时开展幽门螺杆菌及胃食管反流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及慢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等,开设了幽门螺杆菌和 GERD 的专病门诊,建立了患者数据库,探索幽门螺杆菌和 GERD 综合诊治体系,为患者提供规范、优质、个体化的诊疗服务。

(编辑 李蔚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