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8 日上午 9 时 10 分许,岱岳区教体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王坤带着两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住在岱岳区满庄镇王庄村的大学新生王亭(化名)的家中,为她提供 " 送贷上门 " 服务。王亭今年考上了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但因为父母亲都患有疾病,上大学之后的学费、生活费成了摆在这个家庭面前的一道难题。
" 孩子跟我说每年的学费大概有五千块钱,你看我们家这种情况,实在是拿不出来,本来想着不让她上了,出去打工,但孩子特别想念书,眼下正是为难的时候,岱岳区教体局开展的‘送贷上门’服务让我们全家看到了希望。" 王亭(化名)的父亲告诉记者。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满庄镇南留南村大学新生李乾(化名)的家中,李乾(化名)与双胞胎弟弟分别考入山东农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但因家庭条件困难,兄弟俩及家人便决定申请助学贷款,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助学贷款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阶段 " 奖、贷、助、勤、补、免 " 学生资助体系中的关键一环,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我市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各县市区精心组织,于 7 月 20 日正式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集中办理工作,该项工作将一直持续至 9 月 12 日结束。截至 8 月 17 日,我市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人数达到 5413 人,申请贷款金额共计 6493.2 万元。
" 近期随着高校录取通知书的陆续寄达,各县市区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迎来办理高峰。大家按照‘精准资助,应贷尽贷‘的原则,通过实行‘一站式’办理、‘送贷上门’服务、采取‘校县结对’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等方式,为泰安学子的‘大学梦’助力。"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全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现场,各个窗口的工作人员都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基本包括资格审核、签订合同、贷后讲解等环节,如果学生提前进行了预申请报名,来到现场后 10 分钟左右就能办理完成。没有进行预申请的学生在现场也可以申请办理,保证学生和家长‘只跑一次’。"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年来,申请助学贷款的人数逐年增多。今年,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情况,提前开通热线电话,将资格审核的窗口相应增加,加派工作人员,并对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业务培训,确保大家都能熟练掌握办理系统和相关业务知识,加快办理速度,提高办理效率。
记者了解到,关于助学贷款,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 1.2 万元,全日制研究生不超过 1.6 万元。学生在校期间,助学贷款由政府贴息,贷款期限最长为 22 年,大学生在毕业后有 5 年宽限期(在此期间,可只还利息,不还本金),对确有困难无法按期还款的学生,还有救助政策。
" 公办高校多数本科专业的学费普遍达到了每年四五千元,少数专业的学费达到了每年万元左右,民办高校的学费则更高。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这对一些家庭而言显然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我身边一些同学就申请了助学贷款,有的是因为想自力更生,有的是想减轻家里的压力。" 马上要上大三的宋文(化名)表示,考虑到家庭经济负担过重,在今年也申请了助学贷款,她说,助学贷款可以帮助所有有梦想的同学完成学业,并让高校学子的学习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底气,更有尊严。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丽宁 编辑 乔雨晴 审核 王婷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