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老师,我考上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啦!" 贵安新区新艺学校 2015 级毕业生张青草激动地按下发送键,彼时,这则喜讯的接收者、昔日恩师即贵安新区新艺学校总务处主任、体育老师何继伟正在学校办公室处理着学校事务、准备暑假家访事宜 ……
扎根乡村教育 24 载,何继伟已记不清有多少个 " 张青草 " 从这里走出了大山。对他而言,学校就是家,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比孩子成材更能令自己感到骄傲了。
奔走乡间 用心关爱学生
1998 年,抱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21 岁的何继伟毅然投身于乡村体育教育一线。24 年间,他曾辗转三校。2007 年,因贵安新区新艺学校急缺体育老师,何继伟被借调到该校,2010 年,何继伟正式调入。
8 月的一个午后,记者见到了这位皮肤黝黑、脸上充满笑容的何继伟老师。
" 去年和今年,我带的 40 个学生参加体育高考,其中就有 33 人的成绩过专业划线分数,通过体育进入高等学府深造。" 甫一见面,何继伟一脸欣慰地和记者分享学校近些年取得的成就。
在这所十二年一贯制公办学校里,张青草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在何继伟的田径队训练,她的两个哥哥也都是何继伟的学生。当时,张青草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父亲在外打工的收入,供养三个孩子读书,经济负担相对较重,为让三个孩子安心读书,何继伟在三兄妹就读期间,不仅帮助他们申请到学校的贫困生补助和生活补助,还为她家的大米、蔬菜和水果等寻找销路。
在农村,像张青草一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何继伟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情况。他常说:" 基层教育的开花结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耐心浇灌。" 一年四季,他奔走于乡间,慰问和帮扶贫困家庭,用慈父般的爱关怀着每一个学生。多年来,他视生如子的情怀也获得众多学生和家长们的认可和爱戴。
以身作则 传承教育初心
" 何继伟老师是我的好老师,也是我的好朋友,更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贵安新区新艺学校 2014 级的学生张超这样评价何继伟,作为何继伟班上的体育特长生,张超深受何继伟的影响。
" 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操场上总能看到何老师带领我们训练的身影。" 张超说,那时候的训练场地是由煤渣铺设而成的黑色跑道,虽然简陋,却是何继伟带着学生放飞梦想的地方。
日常教学中,何继伟对待学生训练毫不松懈,炎炎夏日,他和学生奔跑过后的操场遍布尘土,训练结束后每个人都灰头土脸;每到雨季,训练时同学们的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黝黑的皮肤滴落在黑泥坑 …… 但就是这条简陋的跑道,连接了张超通向贵州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的梦想之路,也是何继伟护航无数学生通过体育飞出大山走向成功的路。
除了授业解惑,作为教师,何继伟以身示范为学生塑造了不断突破自我向上攀登的精神之魂。为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他努力精进技术水平,最终成为 " 贵阳市基础教育专家库 " 专家;在学校里,何继伟不仅是一名体育老师,还是学校总务处主任,管理学校诸多事务 …… 身份在变,不变的是他一直前进的脚步。
" 何老师是我成长的标杆,他影响着我的一生。" 毕业后,许多像张超的学子依然与何继伟保持联系。循着何继伟走过的路,张超也成了一名体育老师,扎根乡村教育事业,传承一代代教育人的初心,守护学生的梦想。
倾囊相授 引领共促提升
"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何继伟看来,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是靠单打独斗、各自为战,而应群策群力、互帮互助。
2017 年,贵州省教育厅评选的贵州省初中体育与健康何继伟乡村名师工作室成立,他先后带领工作室成员参加贵阳市、遵义市等地区中小学学校开展的联合教学研讨交流活动,积极邀请省内外专家、名师为成员授课,这种 " 走出去 "" 请进来 " 的教研方式,帮助青年体育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快速提升。
在这支中青结合的教师团队里,年长者富有教学经验和奉献精神,年轻人饱有激情与创新活力。在何继伟推动下,工作室成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将集体力量发挥到极致,只为了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帮助农村孩子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何继伟认为,作为教师,要有大情怀、大格局,要深耕基层教育,潜心做有意义的教学实践。" 全国优秀教师 "" 优秀教研员 "" 贵州省骨干教师 "…… 这些奖项记录了何继伟在基层教学岗位上的奋斗史。
从教 24 年,何继伟就像一颗钉子,扎根在贵州农村最平凡、最普通的教师岗位,他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和纯朴可爱的农村孩子们。如今,何继伟初心不改,依然坚守岗位,他用行动诉说着教书人的初心,演绎着平实的伟大。
编辑 陈亚 / 编审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