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记者从黄埔区了解到,面临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等工作带来的社会风险,叠加工地管理难、小区问题多等不利形势,黄埔区长岭街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坚持从制度创新、机制完善、联动配合等方面着力,积极探索长岭特色的 " 法治 +" 社会治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
创新 " 红黄牌 " 制度,探索 " 法治 + 工地管理 " 模式
为了从源头治理,街道出台了红黄牌制度。针对工地治安案件多、劳资纠纷突出的特点,出台《长岭街道建设工程管理红黄牌检查评定制度》,对工地进行定期考核通报并评定 " 红黄牌 ",对劳资纠纷多、工程款纠纷多的建设单位进行约谈、限期整改。今年上半年累计召开工地管理工作会议 3 次 , 红牌警告 2 次,黄牌警告 1 次,涉工地治安案件 14.5%、矛盾纠纷下降 22%。
长岭街道还加强了联动协作,创新执法方式——通过召集公安、综治、城管、劳监等部门定期开展工地检查,全面掌握工地相关情报信息。每季度听取 1 次工地管理工作汇报,及时掌握工程进展、资金使用进度等情况,捕捉可能存在的风险动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切实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2022 年上半年出动 1200 人次,检查建筑工地 540 次,发现并整改隐患 460 处,整改率达 100%。
同时,街道还运用新技术应对社会治理新挑战,用法治思维防范化解新风险。与公安部门建立常态协作机制,落实工地门禁系统,利用 " 靠埔人 " 小程序对工地进出人员实行实名认证,有效掌握人员动态,精准打击重点人员。同时,组建无人机中队,以智能 " 天眼 " 无人机精细化检控施工情况 , 紧盯投诉较多的建设工地 , 实现重点检查、重点整治、重点打击。
采取 " 三全 " 工作法,探索 " 法治 + 城市更新 " 模式
目前,长岭街道党建引领全覆盖,将支部建到项目工地上,把党建融入旧村改造,组建 7 只党员突击队 100 多名党员下沉一线、攻坚克难,100 天拆除 5935 栋 143.5 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任务,6 个城市更新项目总体签约拆除率为 99%,拆除总量位居全区首位,是全区首个提前完成城市更新 " 决胜三年完成旧村拆迁攻坚任务 " 的街道。
在开展旧村改造的同时,街道同时注意全链条规范管理,狠抓各环节、各流程,环环相扣、快速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与区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常态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规范实施违建快速认定流程,保证实施程序合法合规,保障各项拆除行动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全年拆除违法建筑 16 栋,当事人没有一人行政诉讼。
此外,街道还注重动态监管。加强依法行政监督,强化过程监管,盯牢人、事、节点,制定责任清单,压实社区两委、经济社委干部责任,严格奖惩机制,先后约谈社区干部 12 次,有力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加强项目方资金监管,引导企业加强责任担当,6 个城市更新项目没有出现拖欠临迁费的情况。
打造社会治理一条街,探索 " 法治 + 平安家园 " 模式
目前,长岭街将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戒毒康复中心、司法所、警务室、安心驿站、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等社会治理机构集中建在一条街,统称为 " 长岭平安家园 "。将综治、公安、司法、劳监、退役军人、戒毒康复、心理咨询等 7 个机构联动起来,实现社区治理工作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提升社会治理建设水平。
街道还依托街道综治中心及各社区综治工作站,联合公安、司法、劳监等相关部门,依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自 2022 年开始运作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 149 名,处理信访件 215 件,处置涉旧改、劳资纠纷、夜间施工等各类突发事件 204 宗,实现零进京访、零集体访、零群体性事件、零个人极端(案)事件。
此外,街道对综治中心提档升级,调整综治中心组织架构,由党工委书记任主任,政法委员任常务副主任,强化综治中心的组织领导。推广应用 " 综治中心 + 综合网格 "、" 综治中心 + 最小应急单元 "、" 综治中心 + 智能化 " 平台,完善运行管理、部门联动、分析研判、评价问效等机制,全面提升综治中心的统筹力、协同力、实战力、动员力的能力。
采取多手段融合,探索 " 法治 + 乡村振兴 " 模式
据统计,长岭街道辖区内有 988 棵古树,街道聚焦历史文化保护,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全面落实 " 树长制 ",将 988 棵古树纳入黄埔区古树名木电子地图和 24 小时监控系统,实现 24 小时动态监测。讲好 " 古树故事 ",弘扬醒狮文化,活用红色资源,打造具有长岭特色文化品牌。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街道充分结合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政策,通过引入国内高水平乡建规划团队和步道规划设计单位,按照 " 东西两翼起步,步道串联全域 ",深度完成了大部分区域的规划,擎画了发展蓝图。通过加强产业导入,打造了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长岭现代农业公园、黄麻 " 云山归谷微总部 "、岭头 " 黄埔红 " 红茶基地等品牌项目,赋能乡村振兴产业多元发展,全力打造生态山水城、人才宜居地。
除了打造美丽乡村,长岭街道还注重城市环境治理。按照 " 干净、整洁、平安、有序 " 的工作要求,全力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先后开展垃圾分类、查违控违、三清三拆、散乱污、黑煤气、六乱等整治行动 150 余次,依法拆除违法建筑 2.7697 万平方米,巡查 " 散乱污 " 企业(场所)152 家次,治理地质灾害隐患 33 宗,发现并清理脏乱差 120 宗,清运垃圾约 63 吨,着力擦亮美丽乡村成色底色。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