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文 / 摄 / 视频拍摄制作
" 唆、拉、西,三弦大把,拉、西、哆,四弦小把 ……" 走进哈尔滨音乐博物馆,当你徜徉在音乐历史长河中时,耳边不时会传来这样轻柔而耐心地指导琴童练琴的声音。在月光舞台等馆内的许多地方,志愿者们在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演奏大提琴、小提琴、钢琴等各种乐器的场景随处可见。
用一件件珍贵乐器、手记、曲谱等物件述说着亚洲唯一一座 " 音乐之城 " 高雅气质与深厚底蕴的哈尔滨音乐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就有许多志愿者在这里义务为观众讲解哈尔滨的音乐文化城市历史、举办各种音乐活动,为城市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着新鲜的血脉与公益的力量。
为数十万参观者志愿服务
将文化基石发扬光大
18 日一大早,哈尔滨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吴琼就来到哈尔滨音乐博物馆,馆里举行 " 套娃音乐 " 暑期内训营,她忙完了活动,还要指导琴童练琴。吴琼在馆里做志愿者一年多了,不仅和众多志愿者们一起接待了数十万的游客,还举办了数十场的音乐沙龙活动。她说,作为志愿者她在馆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她的许多研究报告和研究文献都取材于哈尔滨音乐博物馆。在给市民和游客介绍音乐博物馆的馆藏与历史的时候,她自己也梳理了一套完整的音乐文化历史发展脉络。在协助各位老师举办音乐沙龙活动的同时,也圆了她传承下一代音乐文化的梦,她觉得志愿工作做得非常有意义。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琼说,哈尔滨有这样一座音乐博物馆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事情," 从宏观层面上,哈尔滨音乐博物馆起着对音乐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作用;从中观层面上,作为哈尔滨各大高校、音乐院校音乐资料、历史文化的资料汇集地,这里非常有学术价值;从微观层面上,哈尔滨音乐博物馆为广大琴童提供了舞台实践的活动场所。馆长苗笛把一生的收藏,从 20 世纪延续下来的音乐文物、历史文献等都整理并无私地奉献给了音乐博物馆,受苗笛馆长无私举动的感召,我们这些年轻学者身上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要把这份文化基石继续发扬光大。"
家门口的空间与舞台
举办活动让音乐事业后继有人
在哈尔滨音乐博物馆,记者遇到了正在这里举办 " 套娃音乐 " 暑期内训营的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石英。哈尔滨音乐博物馆里有一面墙,挂满了傅庚辰、李双江等哈尔滨音乐名人的照片,石英和爱人刘学清、其妹刘欣欣的照片也挂在这里。
石英说,她已经带着她的学生们在哈尔滨音乐博物馆举办过三次活动了,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促进孩子们的互相交流与舞台实践,让孩子们得到锻炼。以前,她常带着孩子们到海南、三亚、北京等地参加大师课和集训,拖着重重的行李、背着沉沉的大提琴,跋山涉水远赴他乡,现在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这样一个活动的机会与空间," 感谢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能给孩子们提供这么好的环境和条件,让我们的大提琴事业后继有人。"
14 岁的夏商周是石英的学生,去年入围第十一届柴可夫斯基青少年音乐比赛中国区预选赛大提琴专业三甲,并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他经常来哈尔滨音乐博物馆,参加在这里举办的各种活动。8 月 14 日,他在哈尔滨音乐厅举行了 " 奔涌吧,后浪!夏商周大提琴独奏音乐会 ",8 月 20 日,他还将参加由著名指挥家汤沐海指挥的哈尔滨交响乐团 2022 — 2023 音乐季开幕音乐会,为观众献上精彩演出。石英说:" 像夏商周一样,许多孩子都是从这里走进了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而后又走进了柯蒂斯音乐学院、茱莉亚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等世界知名音乐学院。这些孩子从哈尔滨音乐博物馆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起飞,飞向全中国,飞向全世界。我衷心地祝福孩子们都能有更好的未来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志愿服务的窗口阵地
让更多人接受音乐熏陶
在哈尔滨音乐博物馆的参观者中,一个男孩儿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他走过每件乐器的时候都非常认真地观看。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个男孩儿说他叫崔泽曦,今年 18 岁,哈尔滨音乐博物馆是他经常来的地方," 当我一踏入博物馆,音乐的氛围就会向我袭来,在这里我看到了不同的乐器,也看到了人们为中国的音乐和哈尔滨的音乐作出的贡献。哈尔滨音乐博物馆给许多人创造了感受哈尔滨音乐文化历史的氛围,唤醒我们为家乡创造更多音乐力量的意识。传承音乐文化,将哈尔滨建设得越来越好,是我们每一个哈尔滨人的责任。"
作为代表哈尔滨城市特色文化和音乐历史的中国唯一一座以音乐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哈尔滨音乐博物馆于 2021 年 4 月 16 日正式开馆,馆长苗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哈尔滨音乐博物馆是音乐之城的窗口阵地,也是志愿服务的窗口阵地,开馆以来平均每月参观人数上万人," 许多人在这里找到了童年记忆中的人物、作品和往事,这里对于哈尔滨市民来说是一个产生乡愁、勾起童年美好记忆的地方。哈尔滨学音乐的孩子经常在这里举办各种授课、比赛、讲座活动,欢迎哈尔滨各区的孩子们都能到这里来接受音乐文化的熏陶。"
苗笛说,音乐博物馆建成后有大批的志愿者到馆里为观众进行讲解,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哈尔滨的很多观众都很喜欢他们,在这里他们不仅和观众进行着亲密的接触,也了解了哈尔滨的音乐历史、城市文化发展历史," 这项活动我们将继续开展下去,也欢迎更多的有志者来到音乐博物馆,为市民和观众服务。"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