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当区突出党建引领,探索 " 村企合作 " 模式,打造研学基地、特色产业、产业联盟,实现了在联企中 " 输血 "" 造血 "" 活血 ",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8 月 20 日,《农民日报》聚焦贵阳市乌当区,刊发报道《下活 " 一盘棋 " 鼓起 " 钱袋子 "》,请看报道。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作为贵阳东部产业新区唯一建制区,是贵阳城市 " 北拓、东融 " 的重点区域。作为贵阳市的传统农业区县,如何有力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乌当区突出党建引领,探索 " 村企合作 " 模式,推动优势资源向农村集聚,充分结合村情特色,通过打造研学基地、特色产业、产业联盟,实现了在联企中 " 输血 "" 造血 "" 活血 ",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联企中 " 输血 " 打造研学基地
去年,羊昌镇党委和黄连村党支部打造 " 红色旅游 ",引入培训企业——贵州风向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意在深入挖掘村级资源,形成主题化研学营地、品牌化研学项目、特色化研学线路。
今年暑假,1200 多名学生在羊昌镇甲岗村、黄连村、平坝村、农业园区等地,开展了为期 5 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农事劳作课中,附近的村民积极地参与进来,细致地为大家做示范。" 得知学生要来,村民们都特别热情。" 活动主训教官蒲文军说。
研学活动既给村里带来了人气,又给村民增加了收入。如今,黄连村村民的收入了除了农产品的直接收益,还有同样来自土地的间接收益——特色研学活动。同样,参与合作的甲岗村、黄连村、平坝村、羊昌村农户,因研学活动带来的民宿服务、户外烧烤、亲子采摘等项目,增收共计 170 余万元。
" 基地以农事、红色文化、手工团建三大活动板块为主题,为学生提供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同时我们联合羊昌镇甲岗村、黄连村、平坝村、羊昌村建立多个研学基地,打造了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项目。" 贵州风向标教育训练基地负责人马伟说。
据悉,羊昌镇通过与教育训练基地合作,盘活农耕体验、果园采摘、大棚采摘等文化资源,打造了集 " 文旅融合、研学实践、素质拓展、休闲度假、田园康养 " 的研学基地,实现寓教于游,助推乡村振兴。今年,羊昌镇把甲岗村的农产品采摘、平坝村的非遗文化体验也融入了与教育训练基地的合作中,打造研学基地 135 亩,一年有 20 万人次到羊昌进行研学活动,带动旅游 10 万人次。
在联企中 " 造血 " 打造特色产业
" 我们这个地用来种茶收入会比现在好?"" 没有地我们做啥工作?"" 这个茶公司还管我们工作?" 位于乌当区百宜镇拐比村的天贵茶园在建园初期,受到农民质疑。
8 年前,这片茶园还是一片荒草地,拐比村的村民,年轻的外出打工,年长的留在村子里种苞谷,当时靠天吃饭,多数村民的经济条件十分困难。
2014 年,在各界共同努力下,拐比村迎来改变。天贵茶园按照农村 " 三变 " 改革,村集体以土地入股,以产业带动和分红模式带动农户发展。" 党支部引领,龙头公司带动,让我们看到了茶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种下这些茶树,就种下了希望。" 一直在外务工的拐比村村民罗长龙听说村里要建茶园发展茶产业,立刻返回老家,把家里的 50 亩地全部入股合作社,一口气全都种上了茶树。
" 改种茶叶后不仅让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还带动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人气一旺,财运也就跟着旺了。" 拐比村党支部书记谢敏介绍,茶园开园后,每天带动周边 100-150 位村民入园采茶,平均日工资在 200 元以上,每年吸收 1.5 万人次到茶园参加管护和采摘,每年支付周边村民劳务费 150-200 万元。
目前,茶园全面投产,直接带动茶农每户每年每亩增收 1000 元以上,今年园内产的茶市场平均价格在一百多元一斤,产值预计在 900 万元左右。如今,百宜镇围绕茶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观光农业、茶旅一体化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在联企中 " 活血 " 打造产业联盟
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是全区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乡镇,但 " 八山一水一分田 " 也成了部分村寨发展的绊脚石,单村发展空间窄、村级产业 " 小而散 "、传统产业 " 长不大 "、新兴产业 " 落不下 "。
为破解这一发展瓶颈,新堡乡党委打破村级边界,放大资源集聚效应,破解发展阻碍的 " 敲门砖 ",创新 "1+7+N" 的发展模式:1 个启兴联合总公司,7 个行政村整合优势资源要素,探索出自主发展型、景区带动型、村企共谋型等 "N" 种发展方式。
去年 5 月,乡里首个区域产业联盟平台——启兴联合总公司注册成立。在这里,全乡所有优质农旅产品被装入 " 一个篮子 ",形成区域品牌 " 勤农社 ",开通 " 乐游新堡 "" 旅游商城 " 等线上销售渠道,实现 " 一码购新堡 "" 一码游新堡 "。品牌响了、渠道畅了,去年,启兴联合总公司经营收入 150 万元,除留下 50%作为公司发展资金外,剩余 50%按照各村对产业的贡献值进行分红。
产业联盟推动下,7 个村庄通过集中要素、打包推广,美丽经济迸发新活力。" 这是一次旨在突破空间发展瓶颈、让优势更优的探索,也是在乡村振兴中推动产业发展聚焦市场,以市场需求促进农业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有利尝试。" 新堡乡党委书记张俊妍说。
烧烤、戏水、露营 …… 盛夏时节,白水河沿岸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周末如果不早点儿来,就没位置了。" 乌当区本地居民李毅多次带亲友到白水河过周末,总结出一些游玩经验。" 周末一定要早上 10 点前来,选好河边位置,娃娃玩水,大人烧烤,晚饭到农家乐去吃,如果有精力,还可以在农家乐里体验下打糍粑。" 今年夏季,全乡每周接待游客 4 万人次。
据悉,去年新堡布依族乡累计接待游客 188.77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9.4 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 25020 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 200 余万元。今年上半年全乡累计接待游客 92.8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4.64 亿元。
来源 农民日报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