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汕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解决好 " 三农 " 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人多地少、农业资源不足的实际,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经济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05.4 亿元,增长 4.1%;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 57.62 亿元,增长 3.6%。
传统农业稳步发展
汕头是带有大片农村的经济特区,全市 67 个镇(街道)中有涉农镇(街道)60 个。近年来,我市的传统农业稳步发展。
粮食方面,继续保持粮食高产传统并加快向专业化种植发展,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02.97 万亩、年产量 45.94 万吨,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75.97%,培育了潮阳区顺杰农机、顺利农机、澄海区福利农机等一批种粮大户。蔬菜方面,澄海、潮阳、潮南特色蔬菜产业带基本形成,全市累计培育广东省 " 菜篮子 " 基地 17 家、粤港澳大湾区 " 菜篮子 " 生产基地 2 家,蔬菜(含果用瓜)年播种面积稳定在 68.64 万亩、产量 176.67 万吨,除满足本地消费外,产品大量外销和作为潮汕特色小菜加工原料。水果方面,建成了三捻橄榄、乌酥杨梅、雷岭荔枝、" 灶香 " 香蕉、" 江畔 " 火龙果等名优水果基地,沿山特色水果产业带也初步形成,全市水果种植面积 22.09 万亩、年产量 32.59 万吨。
畜禽方面,建成了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厂),畜禽标准化和生态健康养殖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全市年生猪出栏 54.65 万头,猪牛羊禽肉产量 8.5 万吨。狮头鹅作为我市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水禽品种,被评为广东第一名鹅,全市狮头鹅年出栏约 800 万只,品牌价值超过 40 亿元。渔业方面,经过多年建设,渔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渔业延伸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全市现有渔港有 7 个,包括国家中心渔港 2 个、国家一级渔港 1 个、二级渔港 1 个、三级渔港 3 个,其中南澳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在去年 10 月成功 " 入篮 " 全国第一批渔港经济区项目库,获得中央、省级各 2 亿元的财政资金支持。花卉方面,市农科所的蝴蝶兰杂交育种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新品种通过省审定、获得国际登录。种业方面,深入开展蝴蝶兰、花生、狮头鹅、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以及粮油新品种选育和技术研究。" 蝴蝶兰花朵增多技术 "" 狮头鹅饲养管理技术 "" 河口区对虾生态混养技术 " 等被列为 2022 年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初步形成
如今,我市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初步形成。农业经营主体方面,全市累计培育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124 家,其中国家级 5 家、省级 32 家。培育农民合作社 1138 家,规模农户数 3017 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 66 个、年营业收入约 2 亿元、接待游客近 200 多万人次。产业项目方面,创建澄海区蔬菜、潮阳区丝苗米、潮南区生猪、澄海区狮头鹅、南澳县水产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8 个,以及潮南区雷岭镇、澄海区溪南镇、潮南区红场镇 3 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我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市级产业园创建,目前已支持各区建设金平区水产、龙湖区酱腌菜、濠江区水产等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14 个,基本实现 " 一县一园 " 或 " 一县多园 " 格局。
预制菜产业发展方面,我市充分发挥 " 潮菜 " 菜品丰富、食材众多、工艺成熟等优势,制定出台汕头市加快推进潮汕菜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措施,用实招真招促进汕头预制菜产业发展。目前全市从事预制菜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有 30 多家,产品包括牛肉丸、鱼丸、卤鹅、潮汕小菜等。近期,我市还谋划成立 " 汕头市预制菜产业联合会 ",为预制菜企业提供优质的资源与平台服务,推动汕头预制菜产业整体快速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产业资源," 十四五 " 期间,全市规划实施物流重大项目 24 个、总投资 200 多亿元,去年在建大型冷链物流重点项目 8 个、总投资近 70 亿元,包括粤东三科农商城、粤东江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濠江区冷链物流项目、天环冷链物流仓储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截至去年底,我市冷库总库容超过 30 万吨,相关产值超过 42.6 亿元,处于全省前列,已基本形成果蔬、水产、肉类等农产品全覆盖、上下游有效衔接、全程一体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网络。科技成果转化方面,2016 年至今,全市累计获省农业技术推广奖 10 个,培育并审(评)定通过的农作物新品种共 30 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7 个,累计制(修)订、实施农业地方标准 59 项。近日,市科技局还举办 " 汕头市产学研‘面对面’农业产业专场对接会 " 活动现场,对促进汕头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品牌建设步伐加快。我市结合农业产业优势,打造了一批地方特色突出、乡愁乡味浓郁、市场认同度高的汕头特色农业品牌。其中,培育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 个,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 7 家,广东丝苗米品牌示范基地 3 家,以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2 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7 个、" 粤字号 " 农业品牌 42 个。全市拥有东华特绿、金灶鲜果、金色东湖乡等农产品集体商标 33 件,南澳紫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 件,达濠鱼丸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8 件。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打造粮蔬、水产、畜禽 3 个百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加快打造富民兴村强县产业平台,争取创建一批预制菜产业园,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汕头市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支持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商等的发展;加强农业对外交流合作,支持农业 " 引进来 " 和 " 走出去 ",提升农产品产销对接能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