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8-21
白云山举行第十一届郑仙诞诞庆活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 8 月 20 日," 郑仙非遗 活力云山 " 第十一届郑仙诞诞庆活动在白云山鸣春谷景区山顶公园举行,拉开了诞庆系列活动的序幕。8 月 22 日还将举办《2022 郑仙文化论坛》。

有 " 广州第一诞 " 之称的 " 郑仙诞 " 又称 " 鳌头会 "、" 白云诞 ",是广州地区民众为纪念先秦时期在白云山一带行医济世的方士郑安期的民俗活动。该活动曾延续上千年,后因战乱和历史原因逐渐衰落。白云山自 2012 年复兴 " 郑仙文化 " 举办首届 " 郑仙诞 " 活动。2017 年 " 郑仙传说 " 成功晋升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的 " 郑仙诞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创新形式,融合民俗节庆与非遗手工艺,给市民游客带来全新体验。其中,郑仙以全新的国潮动漫形象出现,带领明珠女、白鹇、松鼠、仙鹤等 4 个新 IP 组成白云山家族,演绎 " 云山传奇 "。

古有郑仙采药救人,对抗瘟疫,今有中医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舍己为人的郑仙故事虽然已过去千年,但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仍在以白云山为地标的广州得到广泛传扬,经久不息。当日,白云山形象片《传承 · 破茧》在启动仪式上正式发布。老中青三代知名人士,包括知名时事评论员韩志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项目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展鹏、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张荣杰、广东省妇幼中医科主任潘明沃以及白云山优秀建设者代表出镜,讲述他们在各自领域发挥所长,展现时代新风,传承云山大爱的故事。片中,广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省代表性传承人谭展鹏以非遗广绣技艺,飞针引线制作郑仙 IP,让非遗与传统在创新中传承。

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精神的弘扬离不开后人接力传承。知名时事评论员韩志鹏、广州美术学院的叶正华、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张曦、广州市白云山鸣春谷景区管理中心郭泽平被授予 " 郑仙传说 " 非遗传承人的称号,他们将接力传颂保护郑仙文化,弘扬云山大爱无私、绿色健康的精神。

郑仙诞庆活动将持续三天,期间,每天都有丰富的活动向群众展现 " 郑仙文化 " 的魅力。8 月 21 日开展少年艺术展演《正当少年时》,为青少年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8 月 22 日将举办《2022 郑仙文化论坛》,以 " 用艺术再创非遗之美,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 " 为题,邀请民俗专家、高校教授、媒体人和中医学专家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 郑仙文化 " 在新时代环境下的传颂意义、传统民俗文化创新发展、健康养生等议题。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指导,广州市白云山鸣春谷景区管理中心主办。8 月 20-21 日,白云山山顶公园设置非遗文化展示,邀请广绣、广彩、榄雕、剪纸、饼印、彩灯、押花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到场与市民互动,展示非遗技艺,分享非遗文化,展现非遗文化新风彩。同时还设有 " 绿色健康加油站 " 惠民摊位,市民游客可以在休憩时参与健康互动小游戏,为本次郑仙诞庆活动增添活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穗林园宣 ‍‍

相关标签

白云山 广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 代表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