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08-22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指尖上的农业”绘就黑土地丰收新图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马宇兵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郝欣

初秋的黑土地 " 丰 " 景如画,行走在冰城广袤田野上,常能看见一架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相对传统方式的稻田耕作," 指尖上的智慧耕作 " 已悄然而至,并深受合作社、种粮户的青睐。

在方正县会发镇万聚粮食产销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能见到一架架满载肥料的无人机在田野上空翱翔。社员们正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富硒叶面肥喷施作业。无人机以每小时 150 亩的效率作业,喷出的肥料像白雾一样均匀,使每株秧苗都能 " 雨露均沾 "。

" 我们现在是科技种地,插秧情况、水稻长势、田间管理,咱农户都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实时观看。" 合作社 " 飞手 " 徐希阳一边操纵无人机一边介绍。近年来,合作社不断强化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各领域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推进现代高效农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带动乡村振兴步伐的加速。

" 以前面朝黑土背朝天,种地靠的是经验,现在播种不弯腰、插秧不下田、田间灌溉自动化管理,天上无人机随时洒农药 ……" 合作社理事长邢传忠告诉记者。一部手机,一个 App,种田省时省力,耕作效率还高。

" 就拿智能插秧机来说,新农机应用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我只要在手机 App 上提前设置好出发点和转弯点,它就可以做到自动规划最优插秧路径、自动避障,省时省力,秧苗成活率基本能够达到 98% 以上。" 邢传忠说,伴随农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数据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

" 与过去相比,现在对于种什么、种植面积多大、人工机械消耗量、病虫害防治、农作物价格等问题,我们都可以进行数据测算。" 在邢传忠看来,这些信息化数据的整合,是标准化生产的关键技术。" 我们通过 App 后台数据库,能够掌握近几年的生产数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运用,让农业生产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管理。"

谈到哈市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新农人 " 邢传忠说,利用好大数据,不仅要有收集和分析的能力,还要加强硬件的使用。未来几年,合作社将加大无人驾驶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投入和建设,用数字、数据指导农业生产,用科学技术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力。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张颖

相关标签

无人机 植保无人机 乡村振兴 自动化 数字化转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