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路通,业兴,民富。自广州市黄埔区对口帮扶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县以来,不断把延伸农村道路建设作为农村发展经济的发力点,6 年时间,在三都铺出便利群众通行、带动产业兴旺的幸福路。
三都县野记村自然资源丰富,苗族、水族混居,独具民族风情。以前,陡坡、窄路、多弯,出行交通不便,财路不通。后来,粤黔协作三都工作小组投入广州帮扶资金 300 余万元,修成了 14000 平方米的石板路,群众出行路况好了,游客上山观景路通了。山途公路穿梭林间,石板道更是成了一道风景线。每年 8 月中旬到次年 3 月,野记村云海翻腾,吸引了省内外不少游客,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游热点,同时,融入民族特色,发展起了民族蜡染产业。
" 山有多高,葡萄就有多高。" 描绘的是三都县普安镇大力发展种植葡萄产业的景象。普安镇立足山地现状,发展水晶葡萄种植,获得了 " 中国水晶葡萄之乡 " 称号。但碍于山路崎岖等原因,多数入园产业路没有硬化,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群众管护葡萄、修缮葡萄架、采收等都不方便。
2022 年,粤黔协作三都工作小组投入广州帮扶资金 9.9 万元,修成 500 米产业机耕道,通往葡萄园的路好了,村民打理葡萄园更方便了。
" 产业路帮助我们把产业走宽了,把钱包走富了!" 大坪村村民何燕英激动地说。自水泥产业路修通之后,村里已经有 56 户村民整合闲置山地,种上了葡萄,辐射兴起乡村农家乐 2 家。2022 年 7 月 23 日,顺利举办了第八届水晶葡萄节,当天实现 30 吨葡萄鲜果销售,旅游创收达 15 万元。
路通了,农村物流配送和电商发展之路也畅通了,而且葡萄园进一步发展架下养殖禽类,从单一种植向种养一体化发展,为特色农旅融合带来了蓬勃生机,美丽乡村建设有 " 颜 " 更有 " 值 ",农文旅融合产业化推进步伐加快,助力旅游生产值产出百余万元。
据统计,自广州市黄埔区对口帮扶三都县以来,累计投入协作帮扶资金 2849.13 万元,完成全县农村公路 105 个项目 293193.37㎡,纵横交织的农村交通路网,助推县内农村道路建设发展,构建出 " 广覆盖、深通达、提品质 " 的农村公路网,实现了 " 外通内联、通村畅户、行车到村 "。同时结合县域产业布局发展规划等,实施一批具有旅游路、产业路性质的乡村公路改造,促进旅游、绿色生态种养殖等产业落地、发展、壮大,助力增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 小小乡村路 " 成为乡村振兴的 " 大大支撑力 "。
采写:新快报记者方轶 通讯员周伟 韦旭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