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凌晨 1 点,在青岛市城阳区河套街道的水产养殖基地,一声响亮的号子划破夜空。" 一、二、三,起了!" 王淑建苦守了 3 个月竹节虾终于迎来收网时刻。探灯照射之下,上万尾竹节虾在网上 " 跳舞 ",通体蓝褐色的花纹清晰可辨。" 看看,活蹦乱跳的,务必给我留一筐!" 已经有周边市民等候了 3 个小时,只为抢到 " 头鲜 "。
大虾和啤酒,是青岛夜市里、餐桌上的 " 顶流 "。过去,青岛大虾产量少、价格贵,在外地几乎吃不到。近年来,随着育苗、养殖技术的跃升,青岛虾连获丰产,价格也愈加亲民。
新鲜的青岛大虾,将在 8 月 21 日起登陆拼多多持续 24 天的第四届农货节。据悉,拼多多这次推出 " 在线时长 " 达 24 天的 " 超级农货节 ",横跨处暑、白露两个 " 秋实 " 的重要节气,覆盖全国 20 万款农产品、涉农店铺超 10 万家。即日起,自北向南,从辽宁盘锦大米、山东青岛大虾,到广西螺蛳粉、云南勐海普洱茶、宾川软籽石榴;自西向东,从四川西昌阳光玫瑰、陕西大荔冬枣、周至猕猴桃,到长三角的大闸蟹、福建平和蜜柚 …… 诸多优质的原产地农产品都将陆续在拼多多上迎来属于它们的销售主场。
依托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渠道优势和冷链物流体系的支撑,北方的青岛大虾在 48 小时内就可以送到内陆乡村。以大虾为代表的青岛水产正在 " 游 " 出青岛," 游 " 向全国。
↑ 从青岛发货,48 小时内就能送到内蒙古卓资县五星村消费者手上摄影 | 崔仁政
一线探访:鳕鱼海鲜做饵料守夜人巡塘 " 看病 "
8 月,山东全省普迎高温。
早晨 8 点,青岛河套地区的温度已达 33 ℃。王淑建划着一叶摇摇晃晃的小船,在池塘里忙碌起来。
" 青岛这边水域盐度高,虾长得慢,它的特点是个头大,肉紧实,吃起来很弹、很鲜甜。" 作为一名拥有 10 余年水产从业经验的养殖户,王淑建认为,青岛虾之所以品质突出," 主要是环境好、苗好、吃得好,还有一点,坚决不打药。" 为了增强虾的体质,在新一批虾苗投放前,需要给水体增补维 C、钙质等营养元素。
下午 3 点,太阳毒辣,王淑建再次下塘,给幼虾喂料。竹节虾的饵料一般是 " 海沙子 "、蛤蜊等贝类小海鲜。南美白对虾进入高速成长期以后,喂鳕鱼肉。" 青岛虾是吃海鲜长大的,它们吃得比人还好呢!" 王淑建说。
↑ 竹节虾的饵料一般是 " 海沙子 "、蛤蜊等贝类小海鲜,比人吃得好 摄影 | 崔仁政
青岛大虾主要涉及三个品种:中国本土对虾、南美白对虾和日本竹节虾。王淑建承包的 1000 多亩虾塘养的都是竹节虾,一年两茬,8 月、10 月迎来两次收获期。
40 岁的苟开迪是青岛本地人,养南美虾养了 8 年,每年 6 月底至 8 月末,是他最焦虑的时候。这个阶段容易害病,传染速度极快,甚至三天就会清塘绝收。
" 虾白天睡觉,晚上活动,所以每天晚上 8 点,到第二天凌晨 4 点,我们每个虾塘都要有人守夜,紧紧盯着它们。" 养虾人在夜间要观察虾的游动情况," 如果游得慢,没劲儿,也不跳,那就危险了!"
为了获得青岛大虾的至味时刻,从撒苗到收网,养虾人要奔忙 90 个日夜。" 只有收网的那一刻,心才算放下来。" 苟开迪说。
技术攻坚:本土育苗科研加码大棚养殖日臻成熟
过去,青岛大虾产业以本土的中国对虾为主要品种,病害率高,产量少,价格贵。近年来,随着种苗科研的加码,大棚工厂化养殖的成熟,加上冷链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以及互联网电商渠道越来越畅达,青岛大虾才真正拥有了 " 卖全国 " 的底气。
种苗是水产养殖的 " 芯片 ",它曾经一度成为困扰青岛大虾产业发展的 " 卡脖子 " 问题。以南美白对虾为例,其种源几乎一直被国外垄断。近年来,青岛市依托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等一批涉海院校,不断加码科研力量,使国产种苗取得突破。
2017 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虾类种质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参与启动位于山东的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建设,经过艰辛探索,我国北方终于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南美白对虾良种,以此辐射带动了全国对虾产业高质量发展。
" 养虾是一个辛苦活,也是一项技术活。" 王淑建总结:种苗的资质、投放密度、温度管理、病害防治等等都影响产量。有些养殖户的亩产可高达千斤,一旦管理不到位,也有可能绝产清塘,颗粒无收。
↑ 王淑建介绍:身子挺、尾巴翘就是好虾摄影 | 崔仁政
近些年,青岛养殖户开始引进大棚养殖技术,通过对棚温、水体咸度等环境因素的管控,将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周期从一年 1 茬,增加至一年 3 茬,上市时间约提前了 3 个月。养殖户徐兆强表示,池塘养殖的竹节虾亩产约在百斤,南美白对虾亩产相对更低;而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密度大,平均亩产可达 1000 斤左右。
青岛大虾产业经历了从海水养殖到池塘养殖、大棚养殖、工厂养殖的规模化蜕变。现在,不少养殖户正在进行工厂化改造,工厂养殖车间提供充足的氧气、饲料,对虾的产量进一步提升。
产业升级:日拼万单青岛大虾 48 小时 " 游 " 全国
8 月,家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姚家卜自然村的消费者陈鑫,在拼多多上下单了青岛大虾,隔日,来自青岛的南美白对虾便 " 爬 " 上餐桌。
" 有 14、15 公分那么大,价格也不贵,平台补贴后 20 多块钱一斤,还能冷链到家。" 如今,像陈鑫一样远在内陆的消费者,动动手指就能吃到高性价比的青岛海鲜。
如果说,青岛水产养殖业守护着青岛大虾的品质 " 初心 ",那么还有一批逐鹿电商的年轻人,正在为青岛大虾品牌 " 出海 " 打造 " 快船 "。
崔成龙,山东烟台人,95 后。在青岛读完大学后,小崔先后做过房地产、车企的销售,最终瞄准了农产品电商领域。
2019 年,小崔带领运营团队入驻拼多多,专做青岛水产,以大虾为拳头产品。" 虽然我们入局比较晚,但是选对平台很重要,拼多多是做农业起家的,对农产品商家有扶持,再加上我们有青岛海产供应链的优势,我认为不会做差的。"
小崔团队也在为参加拼多多的农货节做着充足准备。在发货工厂,崔成龙展示着团队针对青岛大虾创新设计的包材:加密加厚的泡沫箱里镶嵌着卡槽,冷冻虾放置在卡槽内,避免磕碰,利于隔热。卡槽旁边配备冰袋和干冰。" 我们借鉴了雪糕的包材,把它用在水产运输上,包括在今年的超级农货节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 48 小时冷链送达。" 小崔说。
据悉,自 2019 年 8 月起,拼多多已连续四年举办农货节,辐射产区从 2019 年的 500 个、2021 年的逾 1100 个扩展至如今的近 2000 个。本次农货节,该平台除了一如既往地在农产品 " 零佣金 " 基础上投入百亿补贴、秒杀万人团等资源外,还将联合湖北等地的近十个县(市)开展助农直播,拉动优势农产区的销售,提升品牌农货、地标农产品的声誉和影响力。
↑ 小崔团队也在为参加拼多多的 " 超级农货节 " 做着充足准备 摄影 | 崔仁政
为了打破人们对青岛大虾 " 贵得吃不起 " 的刻板印象,小崔团队主打 " 新鲜、产地、品质、性价比 " 的营销推广策略,迅速打造了几个爆品,入驻平台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目前,其青岛大虾在拼多多的年销售额达 4200 万元,发货量月 38 万单,旺季单日高达万单。每年旺季,还能为周边村民提供近 500 个灵活就业的岗位。
" 青岛大虾这样的好农货不仅要产出来,更要卖出去。我们以农起家,创新‘农地云拼’推动优质农产品的大规模‘产消对接’,一直以来都是平台的工作重点,每年一度的农货节更是有效的抓手之一。" 拼多多农货节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为农货节累计投入 15 亿扶持资源,与农户、消费者和商家共享秋收喜悦,希望能助力青岛大虾等优质水产游入千家万户,也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