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 月 25 日," 瞰世界 · 第八届(2022)中国无人机影像大赛 " 揭晓 140 项奖项。其中,获得 " 年度图片 " 殊荣的作品是《沙狐之眼》,而 " 年度短片 " 大奖则被 11 名中学生联合制作的《海上牧场》摘得。
本届大赛以 " 险远之地 人间烟火 " 为主题,分设图片及短片两大竞赛单元,经过近 50 天征集,吸引数千名 " 飞手 " 提交了航拍作品,最终评选出图片类、短片类共 140 个奖项,最高奖金 20000 元。
获得 "2022 年度图片 " 的作品《沙狐之眼》,画面构图以沙为身、以泉为眼,勾勒出一张栩栩如生的狐脸。作者王汉冰的这幅作品拍摄于今年 7 月的库木库里沙漠,雨季后沙漠中形成了一汪一汪的水,从高空中俯瞰酷似一双狐狸的眼睛。评委点评:" 这幅作品虽然是一个静态的照片,但它体现了这样一种感知,仿佛是无人机之眼瞬间的惊鸿一瞥,有脆弱性和一刹那间的感觉。"
("2022 年度图片 "《沙狐之眼》)
"2022 年度短片 "《海上牧场》,则是一部由 11 名中学生,历时 10 天,于海南陵水拍摄的纪录片。影片主角是当地一位渔民,世代依海而居、以渔为业,通过无人机镜头跟拍他的生活,进而呈现出了一个历史悠久小渔村的现代风貌。
("2022 年度短片 "《海上牧场》)
评委点评:" 将航拍镜头与普通镜头有机结合,既有宏观鸟瞰也有微观细节,既有抒情渲染的情绪也有更近更真的纪实,剪辑流畅、节奏鲜明,体现了航拍对作品呈现的艺术支持,也诠释了本届‘险远之地 人间烟火’的大赛主题。"
" 图片单元 " 是无人机影像大赛的传统奖项,获得本次大赛 " 百佳图片奖 " 的单幅类作品 45 件,组图 25 件,开放类 30 件。
其中,获得 " 单幅类最佳 " 作品《冰上转场》拍摄于 3 月初的西藏,描绘了当地牧民赶羊群的场景。评委对这幅作品的评价是 " 作品构图简洁而切合主题,意境高远而不失细节 "。而摄影师李珩解释,自己是受一位著名的纪录片导演拍摄的 " 冰上的画面 " 启发得到灵感,才成就了这幅作品。
(" 单幅类最佳 " 获奖图片《冰上转场》)
" 组图类最佳 " 作品《航拍数字武汉》的创作者彭彪回忆,自己是在 2021 年的一次航拍中,无意间注意到武汉某座体育馆很像数字 0,从此开始在城市中寻找像数字一样的建筑。评委对这幅作品的点评是:" 这幅作品具有较大的时间和空间跨度,展示了组图的力量和特质,作者的观察力、联想力都在最终作品中得以体现。"
(" 组图类最佳 " 获奖图片《航拍数字武汉》之一)
获得 " 开放类最佳 " 作品的《新千里江山图》,则是借用了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原作通过绘画展现出 " 天人合一 " 的哲思,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但随着现代化发展,这种 " 和谐 " 被钢筋水泥所打破,传统的 " 意境 " 被消解,作者采用航拍与数字拼接相结合的方式赋予原作新的时代含义。
(" 开放类最佳 " 获奖图片《新千里江山图》之一)
短片单元中共有 30 个作品入围。其中," 瞰世界最佳镜头 "" 最佳航拍剪辑 "" 最佳 FPV 航拍 "" 最佳一镜到底航拍 "" 最佳创新航拍 " 分别由《黑色风暴》《雁过黔空》《工业魅力》《律动鹏城》《万国建筑在天津之乐高番外篇》斩获。
值得一提的是,短片《ICE MINER》将 " 最佳航拍摄影 "" 最佳叙事航拍 " 两个奖项同时收入囊中。该短片记录了东北地区打捞冰块制作冰雕的过程,作者张智超用镜头记录下了冰雕的制作过程,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美丽的背后有这些建造者的辛苦付出。
评委认为该作品内容虽然平凡普通,但通过冷峻、缓慢的镜头,运用十分有意境的背景音乐进行了记录,呈现出了某种超现实主义的情境。作者用无人机的 " 第三只眼 " 见常人之所未见,释放了镜头魔力。
(" 最佳航拍摄影 " 获奖短片《ICE MINER》视频画面)
此外,最佳 " 旗遇自然 " 奖《海的另一面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则是创作者跟随红旗 HS5 深入雨林腹地,画面中清新饱满的绿色铺陈开来,丛林、云海、海南长臂猿,让大家从无人机独特视角,看到了自然的和谐共生,生命的恣意生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