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8-26
第一届“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高峰论坛在上海奉贤举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波 通讯员 孙燕)8 月 25 日,"2022 长三角百家媒体看奉贤 " 的重头戏之一,第一届 " 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 " 高峰论坛在上海市奉贤区举行。本届论坛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上海市奉贤区委、奉贤区人民政府、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以 " 传承与创新 " 为主题,邀请行业精英、知名专家学者,聚焦新江南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为提升城市软实力注入更强大的文化动力。

本届论坛以 "1 个主论坛 +5 个平行论坛 " 的方式举行。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出席了上午进行的主论坛,奉贤区委书记李政致欢迎辞并作主旨演讲,奉贤区委副书记、区长袁泉主持。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上海社科院院长王德忠等出席。

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识,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和关键支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根源,也是奉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江南文化的重要土壤。李政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奉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孕育的 " 贤美文化 " 正绽放着新时代的光芒。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奉贤坚持把文化作为城市软实力之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 "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 的城市精神,以塑造新江南文化为突破口,凸显新江南特色、新江南标识、新江南内涵,全力打造新江南文化引领地、城乡融合示范区、人民城市新典范,让城市充满温暖、富有人文气质,更具吸引力、竞争力、创造力、影响力。

在高峰论坛上,经验交流、理念碰撞,思想的火花不时闪现。王战在主旨演讲中说,奉贤孕育的 " 贤美文化 ",优势独特,对江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他认为," 贤美文化 " 的核心是 " 敬奉贤人、见贤思齐 ",营造了 " 重贤、尚贤、敬贤 " 的社会氛围,优化了营商环境,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史学会原副会长熊月之在主旨演讲中谈到,开放是江南的传统,是江南地区文化的共性,奉贤 " 贤文化 " 中的见贤思齐的本质就是开明、开放。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可以预期,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征途上,江南文化一定能取得新的更大的辉煌。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城市现代化研究基地主任和首席专家张鸿雁认为,城市更新需要考虑地方特色,江南文化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上海 " 五个新城 " 建设,就要注重 " 江南文化城乡美学 " 这个概念,要深化江南城乡美学诗意栖居理想与文化类型的认知,立足于新海派江南文化城乡创新发展,对标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推动文旅引力转变为城市软实力。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陈野在主旨演讲中说,作为上海 " 五个新城 " 之一的奉贤,提出要立足新时代背景,塑造新江南文化品牌,回答新城新在哪里的实践命题,这样的站位、理念和思路,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探索精神、担当意识和诚意。江南之新从山水文化角度来说首先来自于传承和弘扬,要将江南特有的历史资源应用到新城建筑符号、文旅融合、文艺创作等多个方面,形成独特的品味和气质。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则从 " 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 这句名言谈起。他认为奉贤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应当充分挖掘新城资源禀赋,引入一批特色化的公共服务资源,以人文培根、人文优先的意识推动新城发展。

在当天下午进行的 5 场平行论坛上,围绕 " 传承与创新 ",专家学者聚焦 " 以‘家文化’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 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乡村振兴 "" 新江南文化与城市软实力 "" 从江南城市建设阅读江南文化意蕴 "" 走进奉贤探寻江南史前文明演进 "5 个分主题,碰撞思想,交流研讨。

据悉," 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 " 高峰论坛未来还将聚焦 " 融合与创造 "" 演绎与传播 "" 生产与生活 "" 梦想与未来 " 等主题定期举办,并力争办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推动长三角传统江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合作平台、用江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平台。

相关标签

江南 上海 高峰论坛 软实力 改革开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