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8-26
解译乡村教育“存续密码”,扬大建设全国首个“百年村小”数字档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脑讯(通讯员 张运 闰月 记者 庄剑翔)走进 6 个省区 70 余个村庄,行程 20000 余公里,收集文档、图片等资料 2000 余件 …… 近日,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 80 余名 " 准乡村教师 " 们查阅地方史志,四处走访,为建立全国首个 " 百年村小 " 数字档案收集史料。

△走访 " 百年村小 "

" 乡村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村小则是延续乡村文明的关键载体。" 扬州大学中国乡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佳介绍,不同区域地理、经济、文化有差异,乡村学校的发展现状也存在较大差异。" 百年村小 " 的延续和发展蕴含着乡村教育乃至传统文明存续的密码。项目以 " 百年村小 " 数字档案建设为切口,探索乡村振兴的教育元力。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 百年村小空中档案馆 " 公益计划启动于 2021 年 6 月份,项目拟利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广泛收集全国具有百年左右校史,至今仍保持着生源稳定、发展活力乡村小学的珍贵发展史料,以图片与视频的形式呈现学校不同历史时期或发展阶段的原始档案、办学理念、校园风貌、教学实物、校友风采等,展示乡村小学的百年变迁图景,打造一座集纳全国各地 " 百年村小 " 的数字化档案馆。

△查阅 " 村小 " 历史档案

启动 " 百年村小 " 的空中档案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保护传承意义,更是一场辨别乡村教育前进的方向,探寻教育振兴乡村的探索。

△查阅 " 百年村小 " 档案

团队暑期实践指导老师王聪颖介绍,百余年来,一些乡村小学薪火相传,弦歌不绝。这些绵延至今的乡村小学就是 " 活化石 "" 活标本 ",从档案记载的一字一言中,能窥见一所所学校的沧桑巨变。

据了解,寻访 " 百年村小 " 工作项目启动以来,团队已累计走访了 6 个省区 70 余所 " 百年村小 ",收集整理了 2000 余份珍贵的图文资料,完成了 35 余所村小的电子档案整理和入馆工作。

△建立 " 百年村小 " 数据库

" 寻访的助力是‘定向师范生’,即准乡村教师。" 团队成员孙达介绍,一年内团队分组累计行程达到 20000 余公里,见证了各式各样的乡村学校。2022 年暑期," 寻访百年村小 厚植乡土情怀 " 实践团队以乡村教师口述为工作重心,从鲜活生动的口述史料中破译乡村教师的精神成长。这样的过程为 " 准乡村教师们 " 扎根乡土从教提供了价值观模本,从中可以提炼出新的价值,寻找振兴乡村教育之路,探索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路。

(编辑 张宇)

相关标签

档案 刘佳 乡村振兴 扬州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