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就用大爱无私点亮着生命之光,延续着人间温情。危急时刻,总能看到这支队伍队员们无私奉献的身影,本轮疫情防控期间也不例外。
8 月 26 日,是兰州市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参与疫情防控的第 50 天,在副队长常安绥的带领下,45 名队员分布在 10 余个小区,不惧酷暑高温,也不怕暴雨滂沱,他们凭着心中 " 多为群众做点事 " 的朴实想法,为兰州筑起了一道阻隔病毒传播的防护网。
"7 月 8 日,服务队派出 12 名志愿者参与王府井片区的疫情防控。7 月 10 日,在接到市青志协发出的九州片区志愿服务需求后,我们再次派出 13 名志愿者前往。3 天后,又有 18 名队员到达临夏路街道西城巷社区。" 常安绥对 50 天来的志愿服务日程牢记在心," 队员们一直坚守着,没缺一天岗。"
服务队中有一对防疫夫妻档。从疫情开始至今,马秀兰就与丈夫李俊学同守一个岗位,二人配合默契,既要维护核酸检测秩序,又要给居民搬运物资,还要宣传防疫知识、完成消毒消杀等任务。" 舍小家,为大家。能为疫情防控出点力,我们觉得很有意义。" 马秀兰说,二人的相互陪伴给了彼此继续坚守的勇气。
" 虽然有段时间我被隔离到了酒店,但我依然想为疫情防控做些什么。" 队员王玉华说,即使不在最前线,她也时时操心,解除隔离后,便第一时间到达卡口点继续执勤。血液中心交流群里出现市民急需血小板的帖子,看到后,队员徐世花和邓芳瑞毫不犹豫前往附近的血站。" 献血是爱,献血是奉献,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用奉献诠释了人间爱心的力量。" 返回值守卡点后,徐世花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
在这 50 天,甘肃省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也同样扎在了防控一线,89 名队员不怕苦累、不惧危险,分布在靖远路街道九州中路社区、临夏路街道静安门社区、兰州东检查站等卡口点。" 守护市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我们一定继续保持饱满精神,守好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甘肃省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副队长马立锋说。
本轮疫情期间,甘肃省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多次承担起转运管控小区孕妇、病人,为紧急求助患者献血、献血小板的任务。7 月 28 日,一通紧急求助电话打到了马立锋的手机上,交谈中获知,求助者陶女士的母亲正在九四〇医院住院治疗,急需输血。
没做多想,马立锋就发动起自己的队员,同时也呼吁其他团队的志愿者,为陶女士的母亲捐献血液,经过几个小时与时间的赛跑,陶女士的母亲最终获得救援,目前情况稳定。" 队员们还驻守在社区、街道、高速出入口等点位,他们不怕累、不怕苦,充分践行了志愿者精神。" 马立锋说。
队员梁煜、韩龙龙、刘思洋在靖远路街道坚守 22 天后,又转到临夏路街道保障民生物资执勤点,三人每天半夜卸车、上午分拣、下午配送,没有一句怨言。听到有病患急需血小板,他们也会第一时间赶赴捐献地点,只愿能通过自己的热血为患者生命 " 续航 "。马立锋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队员们共无偿捐献血液 800cc、无偿捐献血小板 28.5 个单位。"
" 疫情防控关系到每一位市民的人身安全。作为第一道防线,我们一定要把防控工作做实做细,保障好居民的生产生活。遇到突发情况时,我的队友都会和我做出同样的选择,义无反顾地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求助者解决燃眉之急。" 在卡口点坚守的第 50 天,队员梁煜感慨地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唐瑞 文 / 图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