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8-28
北大博士陈桥生做客南图 解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岭南时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8 月 28 日下午,由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南沙区图书馆与广东省文化学会联合主办的第 23 期 " 大咖人文讲堂 " ——《探源向海而生的岭南文明》活动如期开讲,在严格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现场约 200 名读者参与了讲座活动。

讲座现场

本期讲座特邀陈桥生博士担任主讲嘉宾,陈桥生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高级编辑,现供职羊城晚报社,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作协主席团成员、" 粤派批评 • 陈桥生工作室 " 负责人。

陈桥生博士曾获第九届冰心散文奖、广东新闻最高奖 " 金梭奖 " 等,出版有《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粤派传媒批评》《刘宋诗歌研究》《小窗幽记评注》等专著。

现场嘉宾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以南地区的概称,以千山万水为界,与内陆云水相隔。岭南也是一个历史概念,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现今提及到岭南一词,特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三省二区,亦即是当今华南区域范围。

以大陆视角看,岭南有十万大山,为偏远不毛边地,环境恶劣,腹地狭小;但以海洋视角看,岭南则是起点,是枢纽。当中原的驼队从汉朝的长安出发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同时,岭南的船队已经向着碧浪滔滔的大海启航。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岭南文明的历史,固然主要是中原文明在岭南的播种、萌芽与生长,但向海而生的岭南文明基因,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随着唐代开元名相张九龄主持开通大庾岭新路,贯通的不仅是岭南岭北,更是海上丝绸之路最关键的一环,是当时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后的华丽转身,岭南将开启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的全新时代。

本次讲座,陈桥生博士以敏锐的新闻人嗅觉,从岭南传统历史地理角度切入,以海洋视角观察岭南文明,探源岭南文明的海洋基因,为读者解读岭南文明的性格与特质。陈桥生博士的讲座语言生动,内容丰富,娓娓道来,发人深省。

读者认真学习

活动前,陈桥生博士向南沙区图书馆赠送了他的作品《刘宋诗歌研究》《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粤派传媒批评》等。

嘉宾赠送作品

据了解,南沙区图书馆在本周末连续两晚举办 " 南图之夜 · 风雅非遗 " 大型夜读文化活动,该活动以 " 非遗 " 为媒,分 " 非遗大舞台 "" 非遗漫步 "" 非遗彩绘 "" 非遗打卡点 "" 非遗 NPC 互动 " 五大类活动,精彩展示了近 20 项非遗技艺,南沙读者除了欣赏黄阁麒麟舞、东涌咸水歌、民乐表演、粤剧表演外,还现场参与了剪纸、蜡染、绒花、纸宫灯、竹编夜夜流光、火山植物拓印、汉服折纸、琉璃花灯、书法、掐丝珐琅画等传统技艺。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潮流车尾箱集市,推出非遗特色小吃,深受读者喜爱。

(通讯员:夏大高)

相关标签

岭南 讲座 图书馆 丝绸之路 基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