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史童歌 记者 卢河燕)" 双减 " 政策实施一年来,进展和成效如何?8 月 30 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召开落实 " 双减 " 政策情况重点处理代表建议督办会,省教育厅、省委编办、发展和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文化和旅游厅、体育局、省科协等厅局相关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有关建议办理情况。现代快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江苏全省 70.4% 的学生感受到作业量比上学期减少,83.93% 的家长认为课后服务解决了自己在接送孩子方面的困难,全省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从 8670 家大幅压减至 228 家。省政府副省长马欣出席会议并讲话。
江苏经验全国推广
七成学生感受到作业量比上学期减少
在今年初召开的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姚芳、易杰祥提出的 " 关于进一步优化教育‘双减’工作的建议 "" 关于提升教学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双减’工作的建议’ ",以及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高金凤提出的 " 关于‘双减’背景下教师减负的建议 " 等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
" 从去年到今年,全省通过‘县管校聘’、弹性上下班等举措,科学合理配置师资;省教育厅也联合各个部门,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标准和制度。" 省人大代表、宿迁市洋河新区王园小学副校长姚芳在会上发言时说,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民教师,她深刻地感受到,一年多来落实 " 双减 " 取得很多成效,也存在一些阵痛。有的家长还是把目光仅仅聚焦在成绩上,对此,学校不断加强作业调整,如暑期作业大力推动劳动实践教育,让家长成为 " 双减 " 工作的支持力量。
正如姚芳所感知的,全省正在平稳有序推进 " 双减 " 各项工作。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列举了一组组数据。在校内减负成效明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调查显示,70.4% 的学生感受到作业量比上学期减少;87.0% 的学生基本能在学校完成书面作业。课后服务实现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的学生 100% 全覆盖,教师参与率和学生参加率分别为 92%、94.15%。省内有关调查显示,83.93% 的家长认为课后服务解决了接送孩子的困难。
在校外培训治理方面,全省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大幅压减至 228 家,压减率达到 97.36%,高于全国平均压减率 5.3 个百分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实现 100% 全覆盖,非学科类机构已逐步纳入监管。9 个设区市、59 个县(市、区)建成预收费资金监管信息化平台。目前,江苏经验已在全国推广。
【举措】
课后服务费每学期不得超过 300 元,加快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近些年来,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市场价格高、盲目收费等问题引发家长焦虑和经济负担。
针对这个问题,省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张世祥表示,省发展改革委与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将全省课后服务范围扩大到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和学生,明确中小学课后服务费每学期不得超过 300 元,且以学期为计费周期不得跨学期收取。
在课后服务经费保障上,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孙风表示,2020 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自 2020 年春季学期起,省财政每年安排中小学课后服务经费 1.9 亿元。
围绕 " 双减 " 工作的难点堵点,葛道凯表示,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江苏省教育厅正加强课后服务规范管理,将学生作业答疑辅导、阳光体育运动和兴趣拓展社团活动交替安排。加强政策供给,加快推进政府购买校外服务。
不得乱收费,校外培训收费新规上浮不超过 10%
不仅如此,江苏省发改委也在切实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2021 年 12 月 23 日会同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通知》,明确全省学科类校外培训省定基准收费标准。
具体来看,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标准课时时长为 45 分钟,按照大中小班分别为 25、40 和 60 元;线上培训标准课时为 30 分钟,收费标准 15 元;在此基础上,要求上浮不得超过 10%、下浮不限。
张世祥说," 从目前情况看,各市都执行了省里的基本标准,上浮幅度不同。比如,南京和常州实行 10% 的上浮,苏州和无锡实行是 5% 的上浮。" 下一步将严格执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实施动态管理,适时调整完善收费政策。
防范 " 退费难 "" 卷款跑路 ",开展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仲梓表示," 双减 " 政策实施一年来,虽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三年目标的任务依然艰巨。表面上看," 双减 " 是为广大中小学生减负,更深层次是着眼于解决好 "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 这一根本问题,通过倒逼义务教育学校加快实现优质均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革考试评价,实现基础教育教学整体性变革,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不仅要聚焦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两个方面,也要在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减轻考试压力、完善质量评价、营造良好生态等方面系统推进上下功夫。据了解,围绕深化校外教育培训常态化治理,江苏将深入整治地下、隐形、变异培训,加强对体育类、科技类、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的分类监管,推动审批步伐。
" 经统计汇总,江苏全省共有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 729 家。" 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夏冰介绍,科技厅会同省科协联合印发了《江苏省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指引(试行)》(苏科技规〔2022〕1 号)。截至目前,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镇江等地纷纷出台地方管理办法。下一步,将加强学校科学课任课老师培训,探索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职称试点;提高全省各类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开放频次;加快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
省科协副主席方胜昔表示,省科协拟将与南京大学签署相关框架协议,建立中小学科技辅导员综合素养提升和专业资格认证体系;积极对接学校课后服务需求,开展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精品科普研学等活动。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马龙表示,全省已经有 10 个市局组织了对全市的艺术类培训机构开展了预登记工作,已统计 24944 家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5614 家完成预登记。对现有的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实施专项治理行动;对于新申办的培训机构,加强资格审查。
" 全省共有 6239 家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除淮安、盐城、扬州、镇江和泰州所辖 14 个县(市、区)审批 57 家、另有 364 家正在审批中。" 省体育局副局长吴兵成表示,下一步将强化协同治理,开展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切实防范 " 退费难 "" 卷款跑路 " 等情况发生。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农村教师定向培养
许仲梓还提到,当前要特别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要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加快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对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志宇表示,人社部门牵头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补助发放工作的通知》(苏人社函 2021〔425〕号),明确对教师开展课后服务给予工资政策倾斜。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在法定工作日课后服务报酬每课时不低于 60 元,原则上按月发放。截至 2022 年 3 月底,全省各地已将 2021 年度用于发放课后服务补助的专项绩效工资总量增核到位。
对乡村基层教师招不来、留不住等问题,省委编办副主任张学才表示,配合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2022 年,全省共有 12 个设区市的 55 个县(市、区)申报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 3212 人,其中本科 2918 人,五年制专科 294 人。
(图片由曹伟 摄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