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8-31
驻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工作队: 一口井满足了一条村的饮水需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驻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工作队。

■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井冈村,广清指挥部副总指挥徐懿(右三)了解农村集中供水情况。

" 水很清,现在用水方便多啦!" 在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副总指挥徐懿的注视下,家住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井冈村的村民李发树打开水龙头,一股清凉的自来水哗哗地流出来。

在自家小院里,李发树曾先后挖了两口水井,还是不能保证用水。面对井冈村百姓饮用水的强烈呼声,驻迳头镇工作队充分利用帮扶单位捐赠资金,建设农村集中供水项目,一口新建的水井,满足了全村 400 多户家庭的饮水需求。

与此同时,广清指挥部积极推动创新农村供水长效运维管护机制,总结经验向广州帮扶清远的 24 个镇进行推广,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楼下村乡村振兴服务站,驻迳头镇工作队推介当地农产品。

乡村振兴服务站:电商服务下乡,农产品出村进城

" 一盒土鸡蛋卖多少钱?" 在迳头镇楼下村乡村振兴服务站农产品展馆里,徐懿拿起一盒土鸡蛋问 " 站长 " 王玉琴。" 零售 1.5 元一个。" 王玉琴答道,除了土鸡蛋,还有菜干、豆角干、霸王花等特产。进村游客买得多,如果有人需要,也可以寄过去。

2021 年,由广州港集团作为牵头单位,携手广州市委外办、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广州市港务局、广州市广播电视台组建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迳头镇。在驻镇工作队积极推动下,广州帮扶清远 24 个镇中,首个乡村振兴服务站落地迳头镇。

" 现在快递越来越多,每天可以收到三四十个包裹。以前,村民收快递,要跑到几公里外的镇上。有了乡村振兴服务站,附近村民寄取快递,提取低保金等方便多了,还省了路费。" 驻镇工作队队员兼楼下村驻村第一书记叶宇翔告诉新快报记者,乡村振兴服务站于今年 4 月份正式投入运营,包括农产品展馆、直播间、农旅中心,同时也是综合便民服务站," 推动农村电商服务下乡、农产品出村进城。"

新快报记者从驻镇工作队了解到,驻镇以来,驻镇工作队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开展消费帮扶活动,通过工作队渠道联系采购迳头镇农产品合同金额达 170 万元。2021 年,楼下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原来的 9 万元提升到 17 万元,增长近 1 倍;仓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原来 3 万元提升至 15 万元,增长四倍。

" 胸怀天下,勤政为民 "…… 在楼下村官塅围自然村范仲淹勤政文化园里,随处可见的 " 家风家训 "、" 廉政故事 " 吸引了游客的目光。在助力迳头镇农产品 " 走出去 " 的同时,驻镇工作队推动当地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将游客引进来,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楼下村荷花满池。

产业富民兴村:推广种植丝苗米," 产加销 " 一条龙

" 这里原本是一片撂荒地,现在是优质米种植试验田。" 在乡村振兴服务站附近的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叶宇翔说,在驻镇工作队推动下,迳头镇优质米质量提升工程项目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帮扶项目在楼下村落地实施,今年引进试种 " 广丰香 8 号 " 丝苗米水稻后,实现产量和质量 " 双提升 "。

" 煮出来的米饭好香,煲的稀饭,满屋子都是香味!" 带头试种丝苗米水稻品种的村干部范秀望尝过新米后,赞不绝口。今年上半年,她种了八亩多丝苗米,还没到收割时,村民就纷纷跑到田头看效果,直夸她家水稻 " 出得好靓 ",主动提出种植优质水稻。

" 下半年,全村有 60 多户参与种植,其中有 4 户种植大户,每户种了 60 — 120 亩不等,种植面积共 600 多亩。" 楼下村党总支书记范秀泊说,在驻镇工作队指导和支持下,楼下村裕农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作为主体经营乡村振兴项目,与农户合作推广优质米种植,由合作社负责收购和销售,中间委托企业进行加工和包装,形成 " 产加销 " 一条龙。

" 以往湿稻的收购价在 0.9 — 1.2 元之间,今年开始种丝苗米,收购价不低于 1.5 元 / 斤。" 范秀泊算了一笔账,村民种植优质水稻,每亩至少可以增加三百元的收入。

叶宇翔告诉新快报记者,驻镇工作队还策划推出 " 我在楼下村有亩田 " 活动,努力争取组团帮扶成员单位支持,发动首批近 20 个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积极参与消费帮扶,每个支部至少认领一亩水稻,帮助村集体和种植户实现 " 双增收 "。

■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楼下村官塅围自然村范仲淹勤政文化园。

让百姓喝到放心水:破解 " 重建轻管 ",创新长效机制

" 过去引山里的水,一下雨就变浑了,水质不行,村民也不满意。" 在迳头镇井冈村,村治保主任李启庆带着新快报记者来到一口深 300 多米的水井旁,井里的水经过检测,水质很好,今年春节前开始集中供水," 白天晚上不停,先抽到蓄水池,再送到各家各户。"

这口新的水井出现之前,井冈村群众用水 " 有苦难言 "。在村民李发树家中,甚至面临 " 近水 " 解不了 " 近渴 " 的问题。新快报记者在他家庭院里发现了两口水井,原来,为了一家人有水喝,他自己先后挖了两口深浅不一的水井,即便如此,冬天还是会缺水。

进驻迳头镇以后,驻镇工作队在实地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农村群众饮水用水的迫切需求,充分利用广州港集团捐赠资金,建设井冈村和社坪村集中供水项目,及时解决 8000 名村民饮水燃眉之急。下一步,驻镇工作队还将在青竹村开展自来水提升项目,改善农村集中供水条件。

" 老百姓喝水是大事,不仅要让群众能喝上水,而且要长期喝到放心水。" 徐懿指出,针对农村供水 " 重建轻管 " 问题,驻镇工作队大胆创新,探索农村供水长效运维管护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在阳山县小江镇,驻镇工作队一边筹集帮扶资金开展农村供水提质提标试点项目建设,一边推动成立镇属集体企业,重点接管农村分散式无人管护的供水设施,规范农村供水收费管理机制,普及宣传逐渐形成村民用水缴费、科学用水的观念,有序推进装表计量收费全覆盖,有效解决 " 谁来管 " 的问题。

这一做法,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认可。下一步,广清指挥部将把小江经验向广州帮扶清远的 24 个镇进行全面推广。" 喝得放心,当然满意。" 李发树开心地说:" 装水表,交水费,不浪费水,这是应该的,我们肯定支持!"

相关标签

王玉 乡村振兴 广州 清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