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学帮 2022-08-31
交流合作共享 共促创新升级——贵阳五中参加2022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剪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8 月 22-28 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筑举行,该活动是由中国外交部、中国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外事办公室联合承办,对推动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促进民间友好交往,夯实人文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服务 " 一带一路 " 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2022 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合作 31 周年,是中国—东盟建立交流周机制 15 周年,也是中国—东盟艺术暨教育成果展举办的第四个年头。

自 2018 年起,贵阳五中一直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艺术暨教育成果展,旨在通过这一平台为提炼自身办学经验,向省内外兄弟学校乃至东盟国家展示办学成果,同时,吸收更多先进优秀的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与品质。

本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我校共参与了中国—东盟艺术暨教育成果展、中国—东盟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系列活动以及承办中国—东盟艺术教育论坛等三项重要活动。

艺术论坛 分享交流合作共享

8 月 26 日,由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主办,贵阳市第五中学、亚洲艺术教育学会承办的中国—东盟艺术教育论坛在白云区蓬莱仙界中国—东盟(蓬莱)青少年交流活动中心举行。

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贵阳市教育局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阳学院、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亚洲艺术教育学会、贵州省教科院、贵州省美术家协会、贵阳市教科所等科研院所,专业团体和国内外中小学专家、学者、教师共 140 余人出席论坛。

论坛由贵阳五中党委书记、校长张霞主持,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周宝英讲话,贵阳市教育关工委副主任勾建鸣致辞,国内外高等院校、中小学校专家、教师通过线上 + 线下方式,以 " 青少年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 " 为主题,围绕青少年审美素养培育、艺术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特色课程资源整合、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深化美育评价改革、艺术教育与国际合作等内容进行研讨,为与会国家、学校多路径推进艺术教育,多元化发展提炼出有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及成果。

贵阳五中党委书记、校长张霞主持论坛

开幕式领导致辞

开幕式上,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周宝英讲话。周宝英回顾了中国—东盟建立教育交流周机制 15 年来做出的成绩,指出:" 中国与东盟国家一衣带水、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友好关系渊远流长,合作基础坚定稳固,过去多年多次的交流活动促进了中国—东盟各国在人才往来、教育交流、科研协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而艺术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加强青少年艺术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对于推动文化交流、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聚焦青少年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这一十分具体的话题共同论道,这是我们在教育领域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和细分,互学互鉴、互联互通,特别务实,说明了中国和东盟各国真诚相待、互信互助的深厚友谊。"

周宝英希望各位与会的专家、学者、教授,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个开放、包容、多元的平台上,围绕青少年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策略、实施路径等,畅所欲言,通过思想的碰撞、智慧的融合,在艺术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中开出更美的友谊之花,结出更甜的共美之果,为 " 一带一路 " 教育共同体的构建贡献更大力量。

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周宝英致辞

贵阳市教育关工委副主任勾建鸣代表贵阳市教育局,向出席论坛的领导、嘉宾以及各国友人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贵阳市第五中学积极筹备本次艺术教育论坛,致力于多路径推进贵州艺术教育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他希望,贵阳市能进一步通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与东盟国家加强交流与合作,从横向和纵向构建起更为完备的艺术特色教育课程和资源体系,进一步推进艺术教育评价机制建设,全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市新时代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学校艺术教育育人功能。

贵阳市教育关工委副主任勾建鸣致辞

主旨报告激活思维

主旨报告环节,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石春轩子,杭州师范大学艺游学研究院院长、博士胡俊,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耿翊三位专家分别围绕《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主要问题与改革路径》《数字艺术点亮乡村少儿美育》《贵州高等美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三个主题,同线上线下的与会人员作分享交流,激发大家创新思维。

石春轩子博士从目标定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的策略及建议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和问题。她指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基本途径和突破口,当前艺术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保障机制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等。关于如何加强艺术教育,她认为,要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知,加强软硬件资源保障,建立健全艺术课程师资的培养机制。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石春轩子作主旨报告

胡俊教授分享道,杭州师范大学师生在支教过程中,借助数字技术,以全新的 " 数字咔画 " 形式,引领乡村孩子们步入全新的美育课堂。他说," 咔画 " 是一种先拍摄取景,再以拼贴的方式对素材进行组合创作的数字艺术形式,通过数字艺术教育创新,助力东西协作,城乡美育平权。胡俊认为,对于美术教育的评价,教师不仅要建立更包容多元的评价体系,而且要引导孩子们学会自我评价。

杭州师范大学艺游学研究院院长、博士胡俊作主旨报告

耿翊院长以《贵州高等美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为题,介绍了贵州高等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了贵州高等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向大家分享了贵州大学美术学院在全省一盘棋着力发展 " 大生态 "" 大扶贫 "" 大数据 " 的战略背景下,围绕经济、文化建设中心,找准自己特色与亮点大力推进贵州高等美术教育的具体做法。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耿翊作主旨报告

沙龙交流探讨发展路径

在沙龙分享环节,贵阳五中党委书记、校长张霞,贵州省美术馆副馆长寇小环,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教师何忠友,贵阳市南明区尚义路小学美术教师潘彬,亚洲艺术教育学会张永,马来西亚新山州立艺术中学校长 Tee Tiam Chai 先生,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亚洲艺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专家 NORAFFANDY YAHAYA 先生,马来西亚理工大学讲师、博士 nazira 女士,新加坡少儿爱乐乐团艺术总监罗威先生,加拿大罗斯玛丽国际公学校长陈俊成先生参加。

沙龙分享环节通过线上 + 线下方式进行,共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围绕学校特色办学进行了经验分享,第二阶段是交流研讨。

在经验分享阶段,贵阳五中党委书记、校长张霞,实验二中音乐教师何忠友、尚义路小学美术教师潘彬、马来西亚新山州立艺术中学校长 Tee Tiam Chai 先生,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副教授、亚洲艺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专家 NORAFFANDY YAHAYA 先生,马来西亚理工大学讲师 nazira 博士,分别分享了所在学校在艺术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

张霞校长以《以美育心 向美而行》为题,从特色发展之五中思考、特色发展之五中实践、特色发展之五中成效三个方面向参会领导和来宾分享了贵阳五中从 2008 年开始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和突破口,通过 14 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的具有贵阳五中特色的 "135 办学模式 ",构建非示范性高中 " 兴趣培植——特长培养——素养培育美育阶梯式育人模型 " 和开发 " 大美校本课程 " 的成果经验和特色成效。

张霞《以美育心 向美而行》主题发言

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老师何忠友以《百花齐放、共谋发展》为题,分享了实验二中以音乐教育为抓手,营造校园艺术氛围,培育学生艺术兴趣,开发学生艺术潜能,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的经验和做法。

何忠友《百花齐放、共谋发展》主题发言

尚义路小学老师潘冰以《多彩浸润 · 育美育心》为题,用生动的实例向参会来宾和领导分享了尚义路小学将贵州多彩的文化转化为美术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形成对贵州文化的记忆和认同,树立贵州文化自信,继承和传播多彩贵州文化,通过美术教学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实现化文化人、育美之人的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做法。

潘冰《多彩浸润 · 育美育心》主题发言

马来西亚新山州立艺术中学校长 Tee Tiam Chai 先生从艺术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以及集团管理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在艺术特色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Tee Tiam Chai 先生希望加强与中国、贵州在艺术教育方面的交流,为推动艺术教育发展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Tee Tiam Chai 先生主题发言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副教授、亚洲艺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专家 NORAFFANDY YAHAYA 先生以《从教育技术的视角去看待艺术教育》为题,分享了教师在艺术教育中有效利用工具,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育目标的经验和做法。

NORAFFANDY YAHAYA 先生主题发言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讲师 nazira 博士介绍了疫情对教育带来的变化,分享了艺术和文化教育中,把食物作为多样化学习的工具,通过了解食物及其制作过程实现教育目的的做法。

nazira 博士主题发言

在交流研讨阶段,贵阳五中党委书记、校长张霞,贵州省美术馆副馆长寇小环,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教师何忠友,贵阳市尚义路小学美术教师潘彬四人围绕《开发和整合美育资源的探索和体会》《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实践与做法》两个题目交流和探讨了实现艺术教育小学——初中——大学纵向衔接和学校——美术馆——社区横向融通的做法和体会。并就美术教育资源整合、美术馆与学校有效合作的探索、美育在家校合育中的作用等内容展开讨论,碰撞思维火花,探索艺术教育新路径。

沙龙对话

论坛间歇,贵阳市第五中学舞蹈社团的同学们,踩着音乐节拍,缓缓登台,为与会领导和来宾表演了汉唐舞蹈《相和歌》。" 咚咚咚 " 的鼓声伴着曼妙的舞姿,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美的视觉盛宴。这也是学校艺术育人成果的展示,彰显了五中学子青春、阳光的精神风貌。

活动最后,贵阳市第五中学与亚洲艺术教育学会、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贵阳市南明区尚义路小学签订合作协议,将在教师培训、学生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开创贵阳艺术教育发展新局面。

学生舞蹈《相和歌》

特色展示 动静结合精巧表达

我校一直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开设了篆刻、扎染、蜡染、书法、刺绣、剪纸等五门校本选修课。孩子们通过学习,既能感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文化感染力,又能感受到贵州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传承中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这些课程的开设及相关活动的开展,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21 年,我校获得了 " 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 称号。

在本届中国—东盟艺术暨教育成果展中,我校精选了学生在 " 传统手工技艺 " 项目中篆刻、扎染、刺绣、蜡染四个板块的作品进行展示,既展现了我校在艺术教育及非遗技艺传承领域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更表达了我校师生爱祖国、爱家乡的家国情怀。在展示的同时我们还为参观者开展创作体验,在一动一静中展现了我校艺术特色教育的成果。我校展厅也因其精心的设计、浓郁的特色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参展观众的喜爱。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工会主席王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夏泽翰、省内外专家、省内外兄弟学校的师生们来到我校展区观看并体验,大家对我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与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夏泽翰(右一)参观我校展区

校际联盟 协作共享共促进步

8 月 26 日上午,2022 中国—东盟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系列活动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隆重举行。我校 20 余名师生在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宋薇的带领下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东盟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学校联盟成立大会,学生特色素质教育成果展," 共美教育—校长高峰论坛 " 三个部分组成,泰国巴吞他尼府教育厅厅长伊米阿姆先生(Hatthapol Yimyam)特邀出席。

上午 9 时许,中国—东盟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正式召开,贵州省人民政府副厅长级督学欧阳嘉为大会致辞,贵阳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齐忠宣布中国—东盟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学校联盟成立,出席活动领导为各联盟成员单位授牌,随后各联盟成员单位领导现场签署联盟合作备忘录。

各联盟成员单位领导现场签署合作备忘录

校舞蹈社团的舞蹈《相和歌》在联盟成立大会上进行了展演,《相和歌》是极具汉族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之一,孩子们从一举一动、一歌一韵中展现了她们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与传承,这也是我校在特色教育中 " 美的传承 " 课程中的一部分。

贵阳五中舞蹈社团舞蹈表演《相和歌》

中国—东盟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联盟对于校际间合作交流,共促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我校参与的三大活动,既是对我校前一阶段艺术特色办学的总结与提炼,又是对我校特色办学的一次检验,更重要的是通过主旨报告、成果展示与交流、沙龙分享等活动,让我们梳理出了学校特色教育后期发展的增长点与生长点,我们将认真梳理、深入探索,继续追求 " 美的教育 "!

编辑 陈亚 / 编审 崔林林

相关标签

东盟 贵阳 艺术教育 艺术 教育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