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9-01
《2022开学第一课》:奋斗成就梦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1 日,新学年伊始,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2 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节目聚焦迎接党的二十大,以 " 奋斗成就梦想 " 为主题,邀请 " 八一勋章 " 获得者、" 时代楷模 "、科学工作者、奥运健儿、志愿者等上讲台,与全国中小学生共上一堂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生动有趣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知识普及课,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节目将于 9 月 1 日 20:00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并在央视新闻、央视频、学习强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

心怀 " 国之大者 ",聚焦时代话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

作为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 " 国家级思政课堂 ",《2022 开学第一课》立足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再出发的时间节点,以宽阔的时代视野和大局意识,精心遴选节目主题,将节目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在这一堂课里,回溯了 2022 年的热议话题:冬奥体育、农业生产、生态文明、文明探源、乡村振兴、国防军事、航天科技。这些领域的关键性人物作为 " 奋斗者 " 在节目中现身说法:从在冬奥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奥运冠军,到 50 年扎根土地只为培育金色种子的院士;从在荒原上种出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 " 绿色奇迹 " 的三代务林人,到勇攀世界之巅、探源青藏高原地理气候变迁的青藏科考队;从首批舰载机英雄飞行员,到不忘使命、从老一辈航天人手中接过接力棒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 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每一个历史性成就都能在这些个体奋斗的讲述中得以生动呈现,让青少年们更能感同身受,体悟当下的时代图景:这是一个属于奋斗者的时代,是为了美好生活不懈拼搏的时代。

树立大历史观 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 " 大思政课 " 视域下,更要把中国五千年多年文明史融入思政课。

从一粒米到一个国,以水稻这一 " 文明密码 " 为线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王巍为青少年追溯了中华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从相关的文物、遗址中梳理了一个颇为清晰的中华文明发展史;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姚檀栋讲述了 " 巅峰科考 " 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青藏高原的独特地形地貌,它更是记录了千万年中国地理气候变迁的 " 历史档案 "。

《2022 开学第一课》以大历史观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教育引导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在时代坐标中找准青春定位

" 自古英雄出少年 ",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让少年儿童成长得更好。

82 岁的谢华安院士向同学们讲述了 "50 年金色种子梦 "。他的外婆曾经想喝上一碗稀饭都是奢望,为此,他立志 " 人人有一碗饭吃 ",他 50 年来不断培育优质稻种,致力于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

首批舰载机飞行员、着舰指挥官戴兴,在节目中动情地向孩子们讲述他第一次在航母上起降、第一次着舰成功、第一次进入实战演训的故事,展现了几代海空雄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和情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节目里回望 30 年中国载人航天和 60 多年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一代代中国航天人从当年 " 东方红 " 卫星发射成功到如今 " 神舟 " 飞天、" 嫦娥 " 奔月、" 墨子 " 传信、" 北斗 " 组网、" 天问 " 探火、" 天宫 " 揽胜 …… 中国航天人用默默付出、团结奉献、拼搏奋斗让一个个中华远古神话变成现实。

《2022 开学第一课》通过这些顶尖科学家、飞行员的人生经历,传递出清晰的价值导向:"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青少年应该从国家、民族、时代的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志向,把个人的小梦想融入国家民族的大梦想,从先辈们的梦想延续到时代的梦想,不断前进,永不停歇。

" 神奇教室 + 实景课堂 ",极致视觉呈现

2022 年《开学第一课》在形式上创新采用 " 实景课堂 " 的形式,独辟蹊径将课堂设在锦绣山河、田间地头、科考一线、浩瀚苍穹、碧波大海。让孩子们在祖国广袤大地上切身感知山河美好、生态变化。节目带领同学们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聆听三代务林人怎样经过 60 年的奋斗,一锹一铲地攻坚造林,在一片荒原上种植出了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绿色奇迹;在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同学们了解到 " 象爸爸 " 们是如何救护亚洲象,又是怎样尽量保持野生象群本身的生态平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

此外,《2022 开学第一课》积极持续深化总台 " 思想 + 艺术 + 技术 " 创作理念,以数字新技术升级 " 新课堂 "。无论是微距镜头展现水稻种子 " 微观世界 ",延时摄影再生稻动态生长,还原钻取冰芯、岩芯过程,还是现场让人叹为观止的歼-15 模型模拟、1:1 比例复原问天实验舱等,节目采用 AR、CG 等数字技术与节目内容进行深度融合设计,让孩子们不仅大开眼界,而且进一步启发了想象力,可谓耳目一新、引人入胜。

这堂课接续历史、承载当下、面向未来,听这堂课的青少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代,是百年新征程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棒,他们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希望之所在。2022《开学第一课》节目以 " 奋斗成就梦想 " 为主题,上天入地,登山下海,鸟瞰入微,大开大合,带领青少年遨游在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的知识海洋中,从不同视角和维度体验时代热点,感受时代脉动,在 " 一年一课 " 的赓续与坚守中,为时代描绘出真实、全面的画卷,也为当代青少年提供扬鞭奋进的底气与力量。

编辑丨安若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央视新闻

相关标签

开学第一课 思政课 中央广播电视 中国载人航天 教育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