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骄阳似火。市司法局驻守社区干部——雁北街道雁滩路社区总负责人杜保录迈着急促的步伐开始下午的巡逻检查,胸前党徽闪闪发亮。从雁滩家园 B 区卡口点出发,杜保录一路要检查 13 个卡口点,每到一处都详细询问值守情况,用笔做好台账记录,一圈下来已经快晚 6 点。像这样的工作状态杜保录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了。
7 月 8 日,接到关于组织市直机关部分干部驻守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从军 23 年、入党 30 年的杜保录立即赶往城关区雁北街道雁滩路社区报到,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杜保录和其他驻守干部与辖区公安、城管等部门分工协作,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开展核酸检测,组织志愿者耐心为群众答疑解惑,帮助居民进行规范快速有序登记、指导老年人规范操作健康码,为社区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的有序开展 " 保驾护航 "。
" 杜保录在防疫工作中非常仔细认真,他对辖区的居民人数和户数可谓了如指掌。" 驻守干部王菲说,一次在燕京花园小区做核酸的时候,杜保录突然发现当天做核酸的居民少了一人,一查果然有一个居民半夜翻墙出了小区。杜保录立即带领大家四处寻找,经过几个小时的搜索,终于将这名居民找到并带回家中。
杜保录是一名退役军人。驻守社区后,他立即组建了雁滩社区志愿者巡逻队,在辖区的街道、楼院及小街巷内进行巡逻,发现无故外出的居民进行劝返,看到出门不戴口罩的进行劝说。每次核酸检测,志愿者巡逻队就主动维护核酸检测队伍,提醒居民保持距离,有序检测。" 一次在街头巡逻中我看到一名老人正在抽烟,于是上前劝说老人佩戴口罩,结果老人很不耐烦地说他正在抽烟,怎么戴口罩。" 杜保录说,当时他并没有强行要求老人佩戴口罩,而是耐心地劝说老人,讲解防疫政策。果然老人表情缓和下来,并扔了烟头戴起了口罩。
防疫期间,为了让更多的居民了解疫情防控的政策和有关防控疫情知识,杜保录协调市司法局印制了《解答百姓最关心的 100 个法律问题》,其中除了防疫政策和防疫知识外还包括合同、防诈及邻里关系、消费者权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内容,通过文字和漫画相结合的形式通俗易懂地向市民讲解法律问题。印制出来后,在检测核酸的间隙向居民发放,并现场为居民解答有关法律问题。
采访中,记者从杜保录随身的手提包里看到,里面除了基本的防疫物品和两件退役军人的衣服外,还有一个棕色小本。杜保录说,这是他的 " 法宝 ",本子上记录着所有执勤点的每天的防疫信息、防疫物资储备量和工作安排。据了解,从疫情开始到目前,杜保录每天要步行近 20000 步,来往于 93 栋楼间,走访了解当日的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疫情防控容不得一点马虎,我每天要巡逻两三次,确保各个卡口点都有人值守。" 杜保录说。
在驻守工作过程中,杜保录发现所在小区执勤点很多志愿者没有志愿者服装后,他积极协调制作了印有 " 雁滩社区志愿者 " 字样的红马甲,同时筹集防护服、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隔离面罩等防疫物资,保障社区服务人员的生命安全。作为兰州市律师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杜保录组织起草了兰州市律师行业党委《关于充分发挥全市律师行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力打好防控保卫战书》的倡议书,在兰州市律师行业党委的倡议下,全市 62 个律师事务所党支部、229 名律师党员积极参与,成立党员先锋队 41 个在抗疫一线贡献力量。
" 能脱下的是心爱的军装,脱不下的是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一名驻守干部,关键时刻就要冲锋在前,贡献自己的力量。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是干!" 杜保录说,疫情还未过去,大考仍在进行,他将继续坚守在一线,与社区工作人员肩并肩,用奉献和担当、责任和坚守,为群众筑起防疫 " 安全网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葛强 文 / 图
编辑丨安若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