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09-02
今昔对比黑龙江,这些变化“杠杠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中国新闻社

" 十 " 在钟表上转动希望,

一分耕耘,一刻收获,接续四季更迭。

" 十 " 在司南上指明方向,

一横东西,一竖南北,迎接八面来风。

抚今追昔,以 " 十 " 数说。

站在 " 十 " 字交汇处,坐标中国最东北,

黑龙江这十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图为哈尔滨中央大街

图为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

这十年,

黑龙江环境保护的 " 生态绿 " 越来越浓

2014 年春天,小新亲眼见证停伐前的 " 最后一棵树 " 倒下,最后一声 " 顺山倒 " 的号子 " 宣告 " 龙江森工等中国北疆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

之后,又见证了伐木人变护林人、捕猎者变巡护员。渐渐,猎套越来越少了,虎豹越来越多了。

图为停伐前的苇河林业局贮木场 王琳 摄

如今,黑龙江省森林面积 21 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 2 位;湿地面积 3.5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近 15%。

江河湖泊水质不断提升,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 94.8%。森涛林海绿更浓,蓝天碧水风更清。

图为黑龙江大沾河湿地,是中国最大的森林湿地

图为黑龙江东方红湿地 龙江森工供图

这十年,

黑龙江文体旅融合的 " 新画卷 " 越来越美

以 " 生态绿 " 作底色,以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湖泊、大界江、大冰雪作颜料,黑龙江勾勒出越来越美的自然画卷。

图为中俄最大界湖兴凯湖

这里春有百花,可赏花、观鸟、观开江。

这里秋有五花,可登山、采摘、泡温泉。

图为牡丹江镜泊熔岩台地花海 陈守政 摄

图为黑龙江秋季的五花山色

这里夏有凉风," 森林氧吧 " 与 " 天然空调 " 带火了自驾游、露营游。

这里冬有雪花,从赏冰观雪到玩冰乐雪,互动体验更 " 野 " 了,冰雪产业更 " 热 " 了。

图为伊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

图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图为中国雪乡风景区

十年间,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 242 个;北京冬奥会上,中国 9 枚金牌中有 4 枚来自龙江健儿。" 旅游 + 体育 " 搅热寒冬,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参与率 57.8%。

中国代表团摘得北京冬奥会首金 郭俊峰 摄

图为亚布力阳光度假村滑雪场

十年间,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尔滨国际啤酒节等文化活动争奇斗艳。黑龙江拥有地处边境的异域风情、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包揽中国 " 南北极点 " 的极地风貌," 旅游 + 文化 " 让旅游深起来、让文化动起来。

图为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哈尔滨市委宣传部 供图

图为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民族乡

这十年,对外开放 " 大通道 " 越来越畅

边境线绵延 2981 公里,国家一类口岸 27 个,拥有悠久开放历史的黑龙江更深融入共建 " 一带一路 ",正在发展成为中国向北开放新高地。

图为中俄黑龙江大桥 王殿杰 摄

高水平立体化开放通道更畅了。中俄首座跨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中俄首座跨江铁路大桥铺轨贯通,哈尔滨机场成为中国十大国际航空枢纽。

图为哈尔滨—洛杉矶货运包机成功首航 仇建 摄

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水平更高了。2019 年中国最北的黑龙江自贸试验区设立,至 2022 年累计外贸额达 690.84 亿元。

图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 绥芬河自贸片区供图

黑龙江越来越国际化,中俄博览会、中俄文化大集等国际盛会不断升级,传统外贸经历向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的华丽转身。

图为第十二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宋福来 摄

这十年," 老工业基地 " 越来越焕新

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鼓点越来越强,新时代的 " 国之重器 " 不断产出。哈电集团自主研制的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在建规模全球第一、单机容量世界第一,助力改善能源结构、" 双碳 " 目标实现。

白鹤滩电站 14 号机组投产发电 哈电电机供图

铁人精神历久弥新。大庆油田作为中国陆上第一大油田,十年累计生产原油 24.6 亿吨,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图为大庆油田油井 赵永安 摄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黑龙江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产业,吸引华为、腾讯、百度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向北落户。

这十年," 中华大粮仓 " 越来越丰实

夏去秋来,稻菽飘香,丰收在望,全国每 9 碗饭就有 1 碗来自黑龙江。黑龙江十年累计为中国贡献粮食 1.47 万亿斤,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

黑龙江优质水稻丰收在望 北大荒集团提供

从 " 吃得饱 " 到 " 吃得好 ",黑龙江为 " 中国饭碗 " 装上更好的 " 中国粮 "。8800 多万亩的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居全国第一,培育了北大荒、飞鹤、完达山、五常大米等一批知名品牌,优质奶粉产量居全国第一。

图为五常鸭稻米稻田 五常宣传部供图

从 " 会 " 种田到 " 慧 " 种田,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发展如秧苗拔节成长。农业机械化率达 98% 以上,农业与科技、数字、生物经济融合发展,生物育种、智能农机、卫星导航等技术赋能增产。

现代化大型农机作业 北大荒集团供图

这十年,科技创新 " 含金量 " 越来越足

大粮仓和老工业 " 插上科技的翅膀 ",源于黑龙江的科教资源和创新底蕴,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78 所高等院校和 40 位 " 两院 " 院士,近十年获得国家科技奖 144 项。

空间站实验舱灵巧机械臂发射状态 哈工大供图

科技创新为中国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火星探测、奋斗者号深潜等重大工程提供了 " 硬核 " 支撑,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启动建设。

2022 世界 5G 大会在哈尔滨举行

这十年,民生福祉 " 含糖量 " 越来越高

十年间,黑龙江累计新增城镇就业 628 万人,棚户区、老旧小区、农村危房改造成效明显。

哈齐高铁穿越大庆 原勇 摄

相较 2012 年,高速铁路里程增加 1277 公里,高速公路网日趋完善,民用运输机场增至 14 个。

飞机在牡丹江机场起飞

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 2012 年的 4.79 张,增加到 2021 年的 8.34 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8 年秋,

小新执笔了《这,就是黑龙江》。

2022 年秋,

小新再执笔《黑龙江,这十年》。

" 新 " 眼看龙江,十年在指间流动,十年在笔尖定格。

图为 " 华夏东极 " 抚远

" 十 " 在钟表上转动希望,

中国最东端每天最早迎来阳光,

找到了东,就找到了希望。

图为 " 神州北极 " 漠河

" 十 " 在司南上指明方向,

中国最北端找北寻冷邂逅极光,

找到了北,就找到了方向。

这就是充满希望、找到方向的黑龙江,

中国最东北的地方。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王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