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温上升、高温、缺水引发的话题受到广泛关注。原本就倍受热议的武汉湿地,更加具有重要性与未来感。
今年 6 月,武汉得到了" 国际湿地城市 "的官方认证。
作为唯一人口超千万的 " 国际湿地城市 ",第十四届国际湿地大会将于今年 11 月在武汉召开,届时与全球探讨湿地对于绿色城市是如何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在武汉,聊聊那些湿地的故事 ……
我们都知道,湿地的自然环境,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四季气候。在 100 多年前,就有人把目光放到了这个视角上。
1926 年,当时的武汉已经是斐声国际的大都会。武汉协和医院的前身汉口仁济医院的创始人英国传教士杨格非,他创办的杨格非学院出版了一本名叫《汉口气候指南》的书,详细记载 1915--1925 年的武汉气候。
最有意思的是,书里把武汉的气候,放在全球视野下进行了比较。1917 年武汉夏季平均气温高达 34.4 ℃,冬季最冷的时候可达 -17.2 ℃。
通过百年的气温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武汉的气候似乎日趋温和。有专家表示,除去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趋势外,和武汉拥有众多湿地进行气候调节是分不开的。
那么,武汉的湿地到底有多少呢?
根据 2016 年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显示,武汉的湿地面积 16.2 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18.9%,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湿地之城。
武汉目前有 1 个国际重要湿地、5 个湿地自然保护区、6 个国家湿地公园、4 个省级湿地公园,是全国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最多的省会城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根据专家的综合价值评估,武汉湿地在洪水调蓄、水质净化、固碳释氧、气候调节等方面的综合价值达到 939.75 亿元,相当于三分之一个马爸爸的身家。
往小了说,地方湿地的保护关系着当地农业、经济、旅游业等发展,往大了说,全球湿地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类自身,这可不是光用金钱就能衡量的。
位于武汉市蔡甸区西南部,长江与汉江交汇的三角地带的沉湖湿地是武汉湿地的 " 头牌 "。
武汉十几个可以在全国称名道姓的湿地公园,其中走上国际的,只有一个,这便是沉湖国际重要湿地。
它由沉湖、张家大湖和王家渉湖组成,总面积 17.4 万亩,其中核心区 8. 8 万亩、缓冲区 1.9 万亩、实验区 6.7 万亩。核心区内有广阔的沼泽、湖滩、草甸和丰富的生物资源,生态系统完整,是江汉平原最大的典型的淡水湖泊沼泽湿地。
沉湖湿地也是全球同纬度地区生态保护最好的一处湿地,栖息着至少五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被生态学专家誉为 " 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 "。
左右滑动查看鸟类名称
沉湖湿地是中国五大鸟类分布区之一,鸟类资源有 153 种,其中候鸟 117 种,仅每年在此越冬的大雁、野鸭和天鹅等水鸟就达数万只;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级鸟类东方白鹳,占全球数量的八分之一;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鸟类黑鹳、白头鹤、卷羽鹈鹕、白琵鹭等,最近还监测到有丹顶鹤出现,都是全球重点保护的对象。
府河湿地大概是武汉湿地公园中的爱马仕了。为什么?因为它太美了。
它于武汉市黄陂区、东西湖区境内。湿地公园总面积 5156 公倾,地处府河及周边流域,水资源丰富,附近有很多国营农场转型发展的旅游景点,能观光,有科谱还有观光休闲娱乐。
根据 2021 年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公布的调查结果,这里栖息着动物 256 种,植物有 253 种,有 30 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每年数以十万的鸟类来此迁徙、越冬。因为环境太好,连续好几年小天鹅出没,府河湿地还多了 " 武汉天鹅湖 " 的称号。
左右滑动查看鸟类名称
园区内的稀有物种数不胜数,不过要说最大亮点,还得是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鹤,其稀有程度堪比国宝大熊猫。
位于新洲区东南部的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因 " 涨水为渡,落水为湖 " 而得名,凭借着 " 水中有树,树上有鸟,湖中有鱼 " 的美景,还曾登上人民网的首页。
1974 年,首批池杉植根于此,随着武汉市湿地修复规划,5000 多株池杉楚楚有致的排列于此,形成的 " 水上森林 " 成功火出圈。
不仅人类热衷于来这里打卡,鸟类也钟爱这片森林。据专家考证,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鸟类 186 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级保护动物 13 种。涨渡湖的这片池杉林生长多年,湿地生态环境优越,每年有数万只水鸟来此越冬,其中鹭类候鸟要属这里的主角,涨渡湖湿地鹭鸟数量是全武汉最多的。
左右滑动查看鸟类名称
园区内,夏天还能泛舟穿越这片静谧的水上森林,宛如画中游。看着这片绿意盎然的天地,恍惚间真的有掉进绿野仙踪童话世界的错觉。
主城区内的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大概要属湿地公园届的网红选手了。
东湖湿地隶属于东湖景区,驱车前往还是蛮方便的。集美貌趣味于一身的东湖湿地,是武汉的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这里以原生态森林群落为主,树龄大多在 200 年以上。种植 10 万余株水生植物,还有雁、野鸭、白鹭、百灵、啄木鸟、八哥等三十余种湿地鸟类常驻于此。
左右滑动查看鸟类名称
上世纪 60 年代,东湖曾一度承载了武汉这座城市供水、农业灌溉、水产养殖、调蓄防洪等多种功能,后因水质恶化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东湖湿地修复的推进,东湖的水质终于实现了质的改善。不仅获得 " 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 " 的殊荣,还因为环境优美,作为最美城中湖泊的旅游名片,成为武汉热门旅游景点之一。
东湖绿道自修建以来更是接待了 6500 万人次,湿地保护带来的旅游效益也是有目共睹。
要说哪个湿地最适合遛娃养老,蔡甸区的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必须拥有姓名。
后官湖是全武汉最大的湿地公园,面积是东湖湿地的三倍,以 " 绿色世界,鸟类天堂 " 打造观鸟天堂,是武汉最大的候鸟驿站。
园区栖息着 149 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头鹤有 71 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灰鹤有 383 只,这里还生存着不少湖北省重点保护鱼类、兽类。
左右滑动查看鸟类名称
公园内儿童游乐场、单车绿道、天然野钓区域、美食一条街 ······ 应有尽有。各年龄段的人群在这里都可以自得其乐。每周五周六的晚上,后官湖湿地公园还有水上音乐灯光秀,周末带着一家人来这里溜达还是很不错的。
随着湿地修复的进行,居住在城市中心的人们,也终于有机会与自然亲近,在高楼大厦的冰冷建筑之外,也有悠然宁静之地可以寄放心灵。
在湿地的优美风光之上,是繁复神奇的生态族群;而在湿地之下也有众多奇妙的地理奥秘等着科学家一探究竟。
新生界的粘土岩、中生界的泥岩、古生界的灰岩、砂岩,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人类可以从湿地地挖掘出更为宝贵的财富。
相信随着《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召开,武汉人对湿地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也会随之开启新的篇章。
来源:十七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