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9-05
2022创交会上,专家趣解南粤科学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近日,科普品牌 " 追星造梦共成长 " 系列之 " 趣解南粤科学星 " 创新首秀在 2022 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简称:创交会)科普板块推出。中国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广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曹静在线上与市民畅谈 " 南粤科学星 " 的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创新之旅,分享南粤科学星的最新消息。

7 月 27 日发射当天," 南粤科学星 " 的星地实验视频在朋友圈上热传:蓝色星球旁、浩渺宇宙间,小小卫星上除印有自己的名字,还印着手写红色文字 " 追星唤起科学梦想 "。这 8 个字便是曹静的手笔。曹静全程参与了卫星科普板块的设计。

为什么这颗卫星被命名为 " 南粤科学星 "?曹静说,这颗卫星是南粤第一颗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小卫星,由上海航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天地一体化应用自主研发,广州市南粤航空航天创新研究院进行冠名研制,具有刈幅宽、功耗低、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

8 月 28 日以来,超强台风 " 轩岚诺 " 来袭,短短一周时间经历了由弱到强。南粤科学星装载的 GNSS-R 海陆环境探测载荷是典型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启动了针对此次超强台风的应急响应分析监测,自 8 月 28 日起连续多日针对西北太平洋区域采集载荷在轨监测数据,并成功锁定台风大风区域。

截至目前,南粤科学星已接收并解析完成覆盖整个台风区附近的 8 景 GNSS-R 载荷 L1 级下传数据,追踪监测到了第 11 号台风 " 轩岚诺 " 的轨迹动向,得到了初步的分析结果,可为高精度、定量化的台风跟踪预报提供可靠的支撑手段。

台风是在我国影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星载 GNSS-R 监测技术具有较大的反射截面、大量信号源、全天候和全天时、精准时空间信息等特点,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大范围目标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对台风的生成、强化和消亡发展过程的大范围、长时间的应急监测,可辅助降低台风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此外,南粤科学星还将同步开展土壤湿度、海面高度、海面浮油等地面反演应用研究,对海洋、农业和湿地水资源环境要素进行综合探测,推动天地一体化应用场景的创新实践,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与和应用前景。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通讯员 刘伟亮

相关标签

卫星 海陆 台风 科学研究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