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9-06
快报大健康丨南京网红院内制剂是这样“出炉”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梅书华 刘峻 / 文 吉星 / 摄) 南京儿童医院抗 601 合剂月销数万盒,市中医院的消肿洗剂,在全国都赫赫有名,这些院内制剂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9 月 25 日是世界药师节,医院内的药师绝非仅仅是传递药品的搬运工 …… 他们默默无闻,既是传统制剂的 " 守艺人 ",又是患者安全用药的 " 守门人 "!现代快报记者分别走进南京市中医院和南京市儿童医院,一起去看看他们的工作。

△南京市儿童医院制剂 " 全家福 "

南京市儿童医院

60 年历史,工艺依旧保密

鞣酸软膏、抗 601 合剂、呼吸通口服液、小儿速效感冒口服液、参芪口服液 …… 这些针对性强、疗效好的院内自制剂作为南京市儿童医院的明星产品,一直受到青睐。据了解,医院从建院之初就开始研制院内制剂,至今已经有 60 年左右的历史。儿童医院的自制制剂是针对儿童开发研制的,有着不错的疗效。2016 年,医院药剂科停产升级的时候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一度出现一药难求的情况。现在,这些药早已恢复了正常的生产供应。

" 在医院内,是看不到 601 合剂的生产过程了,因为 601、呼吸通、参芪口服液三种药物需求非常大,医院自己产能跟不上,就委托给了大型药品生产企业批量生产,以满足患儿需求。" 季兴是南京市儿童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同时也是一名药师,他告诉记者,除了委托外面公司生产的 3 种药物外,现在医院还在生产的中西院内制剂有 23 种。

很多人以为 601 合剂,是根据 " 六一 " 儿童节设计的名字,其实据科里的老主任回忆,它最初的处方是由 6 种药物配制的制剂,就定名为 601 合剂。本世纪初期,药学专家进一步优化处方,现在是由 5 种药物成分组成的配方。

601 合剂等医院网红制剂的配方就写在外包装上,为啥 50 多年来市场上没有类似的药物?" 大多数药物的配方很简单,比如 601 合剂,就是由黄芪、黄柏、大黄、板蓝根、金银花 5 种配方组成。即使告诉你配方,你不知道配比,也不知道具体制作流程,是没有办法生产的。当然,药监部门对这部分产品也有知识产权的保护,配比和工艺流程,我们都上报了,但都是不对外公开的。" 季兴说。

院内制剂的守艺人

△南京市儿童医院制剂室

南京儿童医院广州路院区 5 号楼,就是院内制剂的全部秘密所在。工作人员十分忙碌,除了完成制剂生产任务,还有药师需要承担其他科研以及日常药物安全监测工作。

在 5 号楼,一楼是中药材提取间,这里会完成中药材到药物半成品(浸膏)的过程;二三楼则是配制间,需要加各种辅料,让浸膏成为药液;另外一楼还有消毒和包装室。制剂使用的是流通蒸汽消毒方法,药液灌装后,在 100 ℃高温蒸汽中消毒 40 分钟,最后统一包装后运输到库房存放。季兴说,在上世纪 50 年代,儿童用药品种比较少,国家鼓励各医院根据临床需求,自行开发配制医院内部使用的药物,目前保留生产的 29 种院内制剂,中西药大概各一半,大多来自于古方或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的经验方,它们经过长时间的临床检验,药效显著。

这么多年,制作的配方原料以及制作过程,没有太大变化。"1 楼的中药提取车间,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药师负责把关,他已经在医院工作了几十年了。医院还有一些这样的药师,兢兢业业,传承守艺。" 季兴说。

季兴已经在医院工作了 12 年,刚进医院时,制剂生产还需要人工包装,一到忙碌的时候,全体人员上阵也不够忙的。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完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据悉,医院药学部花了 2 年时间停产改造,现在都是自动化生产了,跟外面药企的制药标准是一致的。产能扩大了 3 倍,产品质量和安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用科技,给患者精确用药

药师还是医院安全用药、科学用药的 " 守门人 "。南京儿童医院两个院区,一共有四个静脉输液配置中心。以前,家长拿着输液药品到护士台配置,没有专门的配置间,护士配药会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尽管这个风险几率非常低,却依然有可能影响到患儿的健康。四个输液配置间设立后,就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配置中心的设立,就是医院药师承担的工作之一,虽然看似不起眼,却守好了安全用药的底线。

季兴告诉记者,对于儿童来说,药物剂量更需要精准。所以医院还承担了精准用药的监测。现在医院已能对 30 多种药物做精确用药监测,预计很快会达到 50 多种,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 比如免疫抑制药物、抗肿瘤药物、以及抗癫痫发作的药物,医院往往都够做到一天之内给出结果。也就是上午抽血,下午拿到报告。临床医生拿到这样的分析结果后,会给病人调整药物剂量,达到最优的疗效。" 季兴说。另外,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进步,根据患者基因型用药,也是精准用药的一部分,这也给药师的科研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南京市中医院

院内制剂,药师 " 守艺 " 传承

一丸、一膏、一汤 …… 历代医家行医,经验积累,总会留下一张张药方,而制剂这个载体,便将前人的智慧,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浓缩其中,世代相传,历久弥新。药方变身制剂,这背后,有着无数药师的严格把关和用心守护。

夏季皮炎患者常用的消炎脱敏醑、肿瘤患者的 " 指名 " 制剂扶正升白口服液、帮助肛肠疾病患者缓解痛苦的消肿洗剂 …… 南京市中医院的院内制剂多达 122 种,有的制剂成了不少患者口口相传的 " 宝贝 "。

" 这 122 种制剂,都是经过药监部门的严格备案审批后,再进行生产。" 该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赵学龙说。院内制剂与大众理解的 " 偏方 " 不一样,这些方子多是名家积累,通过多年实践,发现疗效不错,经过调整,君药臣药逐渐固定,才形成经验方。最终,药方经审批与实验,形成了严格的制剂流程。

南京市中医院拥有独立的自制制剂库房、制剂室、药检室。从药材的挑选,到加工,再到检验,每个环节都藏着药师的独门绝技。

心中有药典,把关制剂药材

制剂的根本是药材,与药为伍 13 年的赵学龙,将每一味常用药材 " 看 " 得透透的。来源地是哪,如何炮制,品质几级 …… 这些信息,他看两眼,闻一闻,尝一尝,便了然于心。" 这批牡丹皮炭不行,炒炭不到位。" 赵学龙拿起一包褐色的牡丹皮炭,翻看两眼,便发现了问题。

中药材有 12000 多种,常用的约 500 多种。面对海量的药材,药师不仅要了解其标准,还要学会自己归纳。赵学龙的心里就有一本自己的药典,总结了不同产地不同阶段药材的性状及特点,还依据经验,为容易出问题的药材标了重点。

对于药师而言,除了要不断学习,积累知识,还需要将严谨二字根植于心。涉及野生药材,赵学龙从不轻易下定论。市面上的石斛有几十个品种,而药典收录的石斛只有几种,他会反复核实,查文献,对图谱,看性状,最后再找前辈一起讨论,确保制剂药材的质量。

检验高标准,沉淀过多全部重来

挑选过称量好的药材,最终被送到制剂室,开启 " 变身之旅 "。提取、沉淀、浓缩、过滤、灌装、灭菌、贴标签、包装 …… 繁琐的程序里,依然存在着许多难以控制的变量,检验,是药师保障制剂的最后关卡。

△赵学龙在煎药

" 有絮状沉淀,不符合要求,找原因,重新来!" 一次检验,赵学龙发现该制剂出现了过多沉淀,达不到轻摇即散的要求,他告诉记者,检验是为了保证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哪怕是沉淀稍微多了一些,也可能造成影响,一定要找出原因并整改。经过筛查,最终发现是其中一味药材惹的祸,虽然这味药是合格的,但是批次与以往有所不同,导致了制剂的性状发生了轻微改变。

制剂的把关,常常还会遇上难度加倍模式。记者了解到,高峰期时,该院制剂室一天要生产两个品种,这就涉及到 " 清场 " 问题,生产设备和器具需要快速高效地清理干净,确保不影响下一个品种的药效。

多年来,药师们站在幕后,站在千百种药材前,将名方变为制剂,安全地送到了每一个患者手里。

(编辑 王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