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为了买房买车,甚至为了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些人以将劳动人事关系挂靠在第三方公司的方式购买社会保险。但实际上,其与该第三方公司之间并不存在真实的劳动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 挂靠代缴社保 "。岂不知,这种方式涉嫌违法违规。
2020 年 9 月,想入户广州的陈某与广东某德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某德公司 ")签订《广州入户委托服务协议》,约定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 2021 年 1 月 31 日止由某德公司为陈某办理入户广州的手续。签约当天,陈某向某德公司交付服务费首付款 9 万元。
某德公司为陈某入户的模式正是在双方不存在真实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将陈某的人事关系挂靠在公司,并由公司为陈某购买社会保险以便陈某获得入户资格,且双方基于办理社保购买手续的目的签订了虚假的劳动合同。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 6 月,某德公司因为陈某购买社会保险花费总计 3 万元。
由于某德公司未能在合同约定期限内为陈某成功入户,陈某多次与该公司负责人沟通、协商退款事宜,但均被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诿,陈某遂诉至法院。
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陈某和某德公司在双方不存在真实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合意签订虚假劳动合同,继而通过购买社会保险的方式达到为陈某取得广州市户籍的目的,该种合同履行方式明显与法律规定相悖,扰乱社会保险管理和户籍管理秩序。双方弄虚作假的行为亦违背公序良俗,《广州入户委托服务协议》应认定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陈某有权向某德公司主张返还未实际用于办理服务事项的款项。但陈某、某德公司对于合同无效均有过错。因此,法院判决某德公司向陈某退还服务费 6 万元并赔偿部分利息损失。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违法违规参保、补缴属于社保欺诈行为,税务部门和社保部门不予办理,已违规参保或补缴的时段也将删除,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其信用档案。随着社会征信系统的完善,参保人骗保失信,也会对其个人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京 通讯员 王君 孙铭谣 周晓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