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驻守干部工作队是一支有凝聚力有责任心的队伍,是一支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有担当的队伍。" 广武门街道大教梁社区驻守干部工作队队长徐生田说。"
" 每次想到我们驻守干部的队伍,心中就觉得充满了温暖。这支队伍不仅仅对社区的疫情防控做出了很多贡献,也在日常基层治理的过程中链接资源,共同为群众办实事。" 大教梁社区党委书记朱啓铭也是充满了感慨。
在大教梁社区,社区驻守干部队伍共有 49 名。在本轮疫情期间,他们分成了 5 个小分队。7 月,疫情发生后,徐生田带领驻守干部工作队立即投身到疫情防控中。在核酸检测中,他们是 " 信息员 " 和 " 秩序员 ";在值守点位时,他是最有责任心的 " 守门员 ";在为群众运送保障生活物资中,他们成为 " 保障员 ";帮助困难群众时,他们就是服务员;为群众讲解政策和防疫知识时,他们是 " 宣传员 "。
9 月 6 日,在大教梁社区辖区,徐生田和工作队的队员们正在对辖区内的店铺 " 一扫三查 " 情况进行巡查。" 你好,进店的人一定都要扫码 ……" 徐生田和工作队的队员们耐心叮嘱,细心巡查。连日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转变,广武门街道成立了驻守干部市场巡查队。驻守干部在完成楼院值守等任务后,还根据各自工作时间的安排再次进行市场巡查。
" 我们的驻守干部特别负责,好多人都是下了班再来参与到市场巡查当中。有时候,有的驻守干部即使没排班也来社区帮忙。" 广武门街道副书记瞿丽君对记者说道。
" 现在居民自觉主动意识也很强,疫情防控的工作也更好开展了。" 徐生田说。
疫情期间,徐生田带领大家开展了 3 次 " 上门服务行动 ",足迹遍及大教梁住宅小区 11 栋楼 2000 多户的所有居民家中。" 第一次服务是为所有居民上门送出入证。徐队长把大家分成几个组,每组负责两栋楼,挨家挨户敲门送证。" 驻守干部工作队副队长张延林说。第二次是上门为每家每户送抗原试剂,第三次就是上门为居民服务,询问居民的生活需求和核酸检测情况。每次上门服务,每个队员都需要整整一天时间才能做完,但队员们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
" 工作队副队长张延林是市人大的驻守干部。她白天值守卡口岗,开展上门服务,晚上进行第二天的人员工作安排。当出现人员空缺时,她总是不声不响地自己去顶替。" 徐生田说。连续几天高强度的工作,张延林的血压突然升高,但她只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便又来到工作岗位。在核酸检测中,她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跑前忙后地维持秩序,把自己的病情置之度外。
大教梁住宅小区是一个老年人比较多的小区。许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有的居民家中的燃气都是老式卡,需要前往燃气收费处缴费用气。但在疫情防控中,一些老人无法缴费,面临断气的现象。" 有一位老人的燃气费用完后,无法正常生活。于是老人想要外出前去充缴,值守的队员们想帮助老人前去充缴,但老人有点不相信外人。这时,队员蒋丽和傅惠上前,指着党徽轻声问老人,您相信这个吗?老人看到党徽后连说相信,便把燃气卡密码交给蒋丽和傅惠,让她们帮自己去充燃气费。" 张延林说,工作队所有的队员都主动为困难群众交过费,买过药,送过菜。后来工作队将这种情况向社区汇报后,经过社区协调,燃气公司专门在小区设了点,为居民们充缴燃气费。
" 居民不管是打电话到社区的诉求,或者在居民群里提出需要的帮助,咱们社区的驻守干部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认领任务,给予帮助,解决问题。这让我们觉得安心暖心。" 社区居民李乐对记者说道。
由于工作队的队员们大部分都在大教梁小区居住,疫情中一些队员因单元有密接人员被隔离在家,于是工作队立即调整工作机制。没有隔离的队员负责外围工作,包括值守、核酸检测、物资供应等。隔离的队员与楼院长接洽,负责封闭单元的疫情防控和生活物资上门服务,以及困难居民的生活需求等。通过调整,将疫情防控由外到内地有效衔接起来。
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工作队将小区所有的居民进行了分配,每个队员管理 60 至 70 名户居民。这些居民的基本情况、核酸检测、外来人员登记、困难群众的生活等,都有这个队员负责。
" 我们这个工作队非常有凝聚力。" 徐生田说," 每当有全面核酸检测和生活物资分配时,只要在工作群里发个信息,队员们都会在 10 分钟内赶到。大家同心协力,干好疫情防疫中的每一件事情。"
" 我们既是社区的驻守干部,也是社区的居民。可以说是‘干身边的事,帮身边的人,说着身边的话’。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居民的肯定。" 徐生田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葛强 记者 颜娜 实习生 马瑾 文 / 图 / 视频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