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核酸、校园消杀、物资保障、保教保学 …… 疫情当前,重任在肩,在疫情这场 " 大考 " 中,华中师大一附中贵阳学校主动作为,全力保障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
筑牢校园防 " 疫 " 屏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贵阳发现疫情以来,学校多次紧急召开了校务委员会,传达上级部门有关疫情防控的精神,制定方案,成立了专班和工作小组,作了紧锣密鼓的部署。
按照贵阳市 " 全员核酸检测 " 要求,学校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在校师生进行核酸检测。各工作小组提前到位,没有课的老师们自觉担任校园志愿者,协助医务人员,组织学生按照一米线距离排队,提前帮助绑定学生信息,维持检测秩序等,每一项工作都在有序进行。
保洁人员每天按时对校园进行消杀,教室、食堂、实验室、图书馆、卫生间等重点区域,办公室及其它公共区域,一个点都不落下。
防 " 疫 " 育人彰显担当
师者仁心,香远益清。华中师大一附中贵阳学校的老师们不计 " 小家 " 得失,却以 " 大家 " 为重," 疫 " 声令下,逆行在 " 疫 " 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师者担当。
他们之中,有主动进入每个班维持秩序,践行 " 所有老师是所有学生的老师 ",在自己岗位发光发热的何云功老师;有放弃陪伴家人,选择回归学校的八年级班主任邹红银老师;有怀孕五个多月,背着重重的生活用品,一个人步履蹒跚赶到学校,只为不落下学生一节课的九年级老师米佳佳 ……
八年级彭景翠老师,留下 7 岁孩子与 60 多岁的老人留守家中,老人不会用智能机,孩子学校通知上网课,可一老一小不会操作。她说,她不能接孩子来学校教他上网课,也不能回家,几十个孩子也需要她。" 妈妈,为什么我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爸爸妈妈都陪不了我学习 ",面对孩子的哭诉,除了安慰,她什么都做不了,但她是孩子的好榜样。
高一年级吴静老师腿部受伤行动不便,她放弃了学校为老师们准备的临时公寓,拖着尚未痊愈的伤脚,把办公室窄小的沙发变成了她的 " 行军床 ",只怕自己每天走太慢,赶不上孩子们的早读时间。
高二年级付晨老师决定回校那天,女儿哭成了泪人,舍不得妈妈离开。面对年幼的女儿,付老师没有半点迟疑,因为她知道学校的孩子这时候更需要她,于是 " 狠心 " 丢下两个孩子回到了学校,而那天是女儿的生日。
杨梦丽、袁中娅、陈雪莹、吕俊丽 …… 这样的例子还有太多太多,老师们这种以校为家、舍 " 小家 " 为 " 大家 " 的精神令人动容。
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在校的教师,还是主动申请返岗的教师,都像一颗颗螺丝钉,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在学校防疫工作中,冲锋在一线,维持着学校的正常运转。
全力保障留校生活
粉、面、饺子、炒菜、点心 …… 根据疫情防控需求,学校食堂严把食材质量关,保证充足的食材,菜品菜量不减,全力保障全校师生在校饮食健康,保证营养需要。
虽然封闭在校,但同学们的生活依然多彩。在周末,学校组织学生们去学校开心菜园采摘,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劳动课程,体验丰收的喜悦;在生活老师帮助下,大家齐心协力整理内务,自己洗涤、晾晒衣物,寝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理得整整齐齐。" 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别提心情有多舒畅了!" 同学们说道。
疫情无情,爱与温暖却永驻校园。在老师们的陪伴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与保障下,学校做齐了全方位防控工作,保证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安全,华中师大一附中贵阳学校的校园依然充满活力和欢笑。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钱平)
编辑 陈亚 / 审核 鲜晓荻 / 签发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