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发生以来,先后有不少市民反映 12345 热线存在打不通的情况。9 月 7 日,贵阳贵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召开,贵阳市委政法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周花娜在发布会上说,12345 热线作为市委市政府的公共服务平台,"7×24 小时 " 全天候向市民提供咨询、投诉、求助服务。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有市民反映 12345 热线打不通,确有这种情况。
周花娜说,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热线话务量激增。9 月 2 日 0 时至 9 月 7 日 10 时,贵阳市 12345 热线话务量累计 305454 人次,单秒进线量最高峰达 340 人次,日均 56566 人次,是日常话务量的 6 倍。其中,涉疫情类话务量占 74.28%。二是接电平均耗时增加。由于市民对适时调整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动态还有很多不解之处,加之一部分市民朋友居家静待中情绪有所焦虑,咨询反映陈述时长增加,话务员在办理好业务的同时,还要积极疏导群众情绪,目前单个接电平均时长从日常的 3 分钟增加至 5 分钟。三是接线人员力量不足。部分话务员因为身处静默区,同样要配合服从临时静态管理,履行疫情防控政策四方责任中的个人责任,不能到岗上班。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贵阳市及时调整工作机制,统筹调配人员,延长班时,目前单人日均受理量较平时 80 人次增加至 120 人次,但是仍然不能较好应对大幅增加的话务量,造成 " 打不通 " 的情况,给市民朋友带来了不便。
针对这一问题,贵阳市已经着手从四个方面加强和改进——
一是增加力量。近日,通过协调省 12345 热线、市公安局 110 热线、电信服务热线等有关专业力量,陆续补充话务员 155 名,但这仍然不够,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协调补充人手,最大限度充实话务人员力量。
二是加强培训。坚持边工作边培训,尤其是针对近期市民高度关注的涉及疫情有关事项,及时开展好培训,切实提升话务员业务水平,更快解答市民疑惑、更好满足市民需求。
三是优化机制。按照战时标准,强化同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区(市、县)的协同联动,进一步完善案件受理、派遣、督办、核查等工作机制,针对重症救治、孕检生产、药品配送等紧急事项,优先办理,高效落实。
四是拓宽渠道。一方面是充分发动网格员和联户长,通过 " 联户连心微信群 " 等平台,把大量汇集到 12345 热线,咨询疫情防控政策和动态的相关内容,多渠道主动告知市民朋友们。另一方面,希望市民朋友关注 " 筑城微治 " 微信公众号,在该公众号上反映问题,也会及时处理。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汪东伟 李平平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