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冰城 +
田为 杨嘉安 姜雪松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
ECMO 是一种主要用于为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体外呼吸与循环辅助的生命支持技术,通过体外设备全部或部分替代肺脏及心脏功能,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为疾病治愈或器官功能恢复争取时间。这项技术代表着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的危重症患者综合救治水平。
近半年,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 ECMO 团队成功救治多名心外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暴发性心肌炎、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跳呼吸骤停的危重症患者,为省内及周边地区危重症患者筑起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重症医学科叶明(右 2)、王怀泉(右 1)主任医师查房中
VA-ECMO 为 11 岁严重心衰患儿的生命 " 续航 "
8 月 10 日,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 ECMO 小组收到了 11 岁的患者小宇(化名)发来的感谢信和康复后的照片,一个多月前他刚刚被医护人员们从死亡线上 " 抢 " 了回来。

小宇(化名)康复后的照片
6 月 26 日,小宇因乏力被父母送到哈医大二院儿内科门诊,接诊医生曲辉主任医师经过详细问诊、检查评估,发现患儿存在严重心力衰竭,心脏射血分数只有 18%,且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病情危重,随后立即将患儿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紧急救治。重症医学科周彤主治医师回忆道," 患儿被送入 ICU 时意识淡漠,呼吸困难,心律不齐,心率 160 次 / 分,低血压,周身湿冷 …… 虽然给予积极的药物治疗和有创机械通气,然而收效甚微,循环状态持续恶化。" 重症医学科 ECMO 小组组长郑俊波副主任医师充分评估患儿病情,判断其符合 ECMO 指征,经家属同意后急诊行 VA-ECMO 治疗。

医生进行穿刺前准备
然而,如何将 ECMO 管路安全准确的置入患儿血管内是 ECMO 小组成员面临的第一难关,儿童的血管比成人纤细,而且患儿体型偏胖给操作过程带来不少困难。超声引导为 ECMO 置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确切的保障,在郑俊波副主任医师、李云龙副主任医师、贾柳副主任医师的细心操作下顺利完成股动静脉及股动脉远端灌注管的置管过程,使 VA-ECMO 得以迅速顺利运转。
ECMO 可以提供确切的循环支持,但患儿最终能否痊愈取决于原发病的恢复情况,所以 ECMO 团队面临的第二道难关就是 ECMO 辅助期间的综合管理。上机后患儿的心脏射血分数虽然缓慢回升,但仍多次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医护人员坚守在小宇床旁,及时处理室上速、室颤、室扑等危急状况,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实施电复律等操作,经过 ICU-D 区主任李海波、郑俊波副主任医师、蒋敏副主任医师、李原超主治医师的精心治疗,患儿的心脏功能逐渐好转,恢复为正常的窦性心律。

患儿在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
在重症医学科、儿内科、心内科、心外科、心脏康复科等多学科共同努力下,小宇在两周后顺利脱离 ECMO 辅助,并很快脱离呼吸机。一个月后,小宇全身状态明显改善,生命体征稳定,心脏射血分数恢复至 47%,平安出院。目前小宇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正在等待心脏移植手术的机会。

患儿出院前与医生合影
重症医学科二病房叶明主任表示," 目前能够独立开展并完成儿童 ECMO 的医院并不多,我们团队不断积累儿童 ECMO 治疗方面的经验,这例患儿是哈医大二院成功完成的第二例儿童 ECMO 支持,我们将继续为黑龙江省危重症患儿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ECMO 助力 64 岁严重风心病患者打开心门 重获 " 新生 "
郑俊波介绍," 我们的团队 2022 年至今已累计开展 30 多例手术,救治的患者年龄跨度从 11 岁到 74 岁。涉及的病种包括心脏移植及心外术后低心排、重症肺炎、重症心肌炎、心跳呼吸骤停等;也多次实现器官供体功能的改善与保护,保障器官移植的顺利实施。有些大器官手术后的患者,身体承受了很大的‘打击’,ECMO 可以实现短期生命支持,64 岁的陈先生(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个获益者。"

团队协作,救治重症患者
今年 7 月的一天深夜,重症医学科二病房里医护人员各司其职,紧张忙碌着。" 准备上 ECMO!" 哈医大二院 ECMO 小组副组长姜雪松副主任医师在床旁仔细评估患者病情后说道。据悉,64 岁的陈先生患有严重的风心病,接受外科手术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希望,他在哈医大二院心脏外科接受了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左房血栓清除术后,出现顽固的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给予药物治疗、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呼吸机支持等治疗策略后,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濒临崩溃、严重内环境紊乱,必须要靠 ECMO 来帮助患者度过术后艰难时期了。

ECMO 辅助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李云龙第一时间召集 ECMO 小组紧急集合,护士长王立平组织护理团队准备机器、耗材、药品,经过三十多分钟有条不紊地忙碌,ECMO 运转开始的同时陈先生的器官灌注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在精准地 ECMO 流量优化和容量管理及针对原发病的药物治疗后,陈先生的病情渐趋平稳,很快恢复自主意识,几天后顺利撤机,转回普通病房。
编辑 王洪亮
值班主编 于振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