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 月 7 日,受疫情影响延期举办的 2021 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 76 个代表队 232 名选手通过网络视频连线的方式,为公众呈现了一场集科学、艺术、技能为一体,展示、交流、创新相融合的 " 科普盛宴 "。
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是全国科技活动周重点示范活动,也是目前全国范围最大、水平最高、代表性最强、最具权威性的科普讲解比赛。
大赛主题为 " 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 ",分半决赛和总决赛两个赛段,首次采取全程线上视频展示结合线下专家评审的形式举行。参赛选手由国家部委、军队、各个地方组织选拔推荐。大赛评委组由 22 名专家组成,集中通过视频和实时连线的方式,观看选手们限时 4 分钟的自主命题讲解展示,分别从内容陈述、表达效果和整体形象三方面进行评分,选出大赛各个奖项。
本届参赛选手来自社会各领域,既有科普场馆的讲解员、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还有工程师、解放军、消防员、武警官兵、医护人员、高校师生等,年龄跨度从 "00 后 " 到 "60 后 ",涵盖多龄段、多层次、多领域。讲解的内容上天入地、五花八门,有 " 天问一号 " 的秘密、" 抗疫神器 " 的诞生、太空中的卫星互联网、消防员的超级防护服、青海的藏狐、宁夏的草、韶关的稻子、月球的土、肠道里的细菌、皮肤上的黑客 …… 选手们用一个个有趣的讲解,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
广州代表队选手李雪。
航空母舰电磁弹射到底有多强?量子通信是怎么运作的?隐身飞机如何做到隐身?人脑和电脑如何连接 …… 要在短短 4 分钟内,让市民明白这些科学原理,无异于一项挑战。为了把科学讲得生动有趣,选手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用实验、表演、动画视频、音乐和 PPT 等直观的形式,把最前沿的科技,或是看似寻常却蕴含了重要科学原理的事物条分缕析,让普通人也能喜欢听、听得懂。
经过比拼,最后军队代表队的祝一航、市场监督总局代表队的林月琦、上海代表队的虞挺、广州代表队的李雪等 10 名选手脱颖而出,赢得大赛一等奖,被授予 " 全国十佳科普使者 " 称号。另外 20 名选手获得二等奖,45 名选手获得三等奖。此外,大赛还评出 " 最具人气奖 "" 最佳口才奖 "" 最佳形象奖 " 共 14 名,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通讯员 张彩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