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安顺,每到中秋,故乡人会开展多种文娱活动,放河灯便是其中颇具特色的活动之一。虽然离开故乡多年,我还记忆犹新。
河灯是用木板做底,灯体材料则为防水纸、布绸、塑料、金属等,家乡人一般把河灯做成荷花瓣形,因此河灯又名 " 荷花灯 "。河灯做好后,人们还要将河灯底部浸入蜡烛油中,然后趁蜡油没有凝固时放在沙子上,自然是有些沙子就粘在了河灯底部,这样就增加了河灯的重量,放灯时可以增强河灯的抗风力,不容易被吹翻。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家乡人中秋节常在贯城河放河灯,贯城河是安顺的母亲河,环绕整个安顺城。我读书时贯城河河水清澈,河岸垂柳成荫,又被家乡人称为玉带河。当夜幕降临,人们拿着亲手制作的河灯来到贯城河边,放河灯前由家族的长者将灯盏或蜡烛置于河灯的木板底上,再在灯体上写上一些吉祥话,比如 " 五谷丰登 "" 财源广进 "" 花好月圆 " 等等。人们将一盏盏河灯点亮放于河中,让其顺水漂流,以此表达对幸福、平安的祈求,希望祛除疾病灾祸,子孙幸福安康。河岸两边人山人海,伴随着鞭炮声、锣鼓声,非常热闹。
今又仲秋,华灯初上。身在异乡的我,就越发怀念儿时放河灯的那些场景了。
作者 余平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