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南 2022-09-13
跳远冠军王嘉男:8.36米的绝地反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tiyu1.html

 

北京时间 2022 年 7 月 17 日上午,在美国俄勒冈州尤金举行的 2022 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远决赛中,中国选手王嘉男凭最后一跳的 8.36 米完成 " 绝地反击 ",为中国田径队夺得首枚金牌。这也是中国男子选手首夺世锦赛跳远金牌,更是中国田径历史上第一个男子田赛世界冠军。

王嘉男。(资料图)安源 摄

王嘉男觉得,自己这一代运动员是幸运的,这是中国田径经过多年科学探索和实施 " 请进来,走出去 " 战略后的结果。他取得的成绩,也正为下一代做铺垫。" 这是一枚能够为未来的跳远运动以及年轻运动员奠定信心的金牌。" 王嘉男说," 以后的孩子们会抱着更加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训练和比赛。"

随着刘翔、苏炳添、王嘉男们的出现,亚洲人已越来越步入世界顶尖田径运动员之列,中国田径也正进入新的时代。

刘翔在雅典奥运田径 110 米栏决赛中以 12 秒 91 获得冠军,打破奥运会纪录,平世界纪录。这是中国男运动员在奥运会田径赛场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毛建军 摄

" 就是仰着头跳也能拼个奖牌吧"

跳远决赛那天,金银铜三块奖牌悬挂在起跑线边,在尤金夏日的阳光下,吸引着这群为之奋斗的年轻人。" 我看了好几次。" 王嘉男回忆," 但我跟自己讲:不要看不要看 …… 不要看!"

最后一跳前,王嘉男 8 米 03 的成绩仅排在第五位。大屏幕上,第三名的成绩是 8 米 15," 不是特别高,我觉得应该可以去冲一下,就是仰着头跳也能拼个奖牌。" 王嘉男的信心不是没有根据,他的最好成绩为 8 米 47,2016 年首次出征里约奥运会,他在资格赛第一跳就是 8 米 24。

他觉得这次心态特别好,东京奥运会的失利让他彻底放下了所有包袱。放松的心态帮助了他,最后一跳完全发挥出了水平,跳起来的一瞬间,他就隐约感觉这跳 " 有了 "。逆袭为冠军的这一跳,已成为中国田径史上光辉的一笔。

王嘉男在里约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中。(多次曝光)杜洋 摄

比赛结束后,他每次回看最后一跳的视频,都是和教练兰迪一起复盘——整个助跑起跳衔接还不错,发挥出了想要的水平,但空中技术和落地瞬间仍有改进空间。

出征尤金世锦赛前,王嘉男在社交媒体分享了一张日历表:" 来到国家队已经 3078 天,2016 年奥运会跳远决赛已过 2058 天,第一次半月板手术已过 1928 天,第二次半月板手术已过 1565 天 ……" 他记录着运动生涯的每一个拐点。今年距离王嘉男从十项全能转攻跳远,刚好十年。

1996 年 8 月出生于辽宁沈阳的王嘉男,从小就爱动,和同龄人相比," 跑得特别快,跳得特别远 "。进入体校,王嘉男对什么项目都有兴趣,又一时没有找到突破的单项,于是练十项全能:100 米、400 米、1500 米、110 米栏、跳远、跳高、撑杆跳高、铅球、铁饼、标枪,每样都练。这正是很多田径高水平强国在培养青少年人才时经常选择的模式——全方位打下训练基础后,再根据运动员自身条件确定发展方向。

21 世纪初,国家田径管理中心已提出 " 经济投入、单个教育水平、科学技术介入以及管理方式是取得成绩的前提 "。向田径强国学习合理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就是科学训练和管理中的重要一项。

由于出色的身体条件和运动天赋,2010 年,王嘉男被引进到徐州市田径队,随后又被选入江苏省体工队。2012 年,王嘉男参加全国室内男子十项全能比赛,不到 16 岁的他取得了 7063 分、位列第二的好成绩,跳远成绩达 7 米 80,已是国家健将级水平。他在省队的教练赵磊对他说," 别练全能了,练跳远吧。"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选择。几个月后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刚过完 16 岁生日的王嘉男以 8 米 04 的成绩获得跳远冠军,这是他职业生涯第一次突破 8 米大关。之后,他专注于跳远单项,向着 10 年后的金牌迈进。

" 走出去、请进来 "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刘玉煌打破 8 米大关,中国男子跳远一直在寻求突破。为冲破瓶颈,中国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开始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在北京奥运会前提出 " 向科学训练要成绩 ",奥运会后开启 " 走出去、请进来 " 战略,通过聘请高水平外教、建立国外训练基地等方式,在先进训练理念下推动中国运动员向国际一流靠拢。

得益于此,2013 年中国田径队聘请兰迪 · 亨廷顿作为跳远队外籍教练。这位美国传奇教头曾指导过三级跳远传奇人物威利 · 班克斯和跳远世界纪录保持者迈克 · 鲍威尔。这一年,王嘉男被选进兰迪组建的跳远国家队,成为兰迪的第一批弟子。

兰迪最早被中国人熟知,是苏炳添于 26 岁到 31 岁这个年龄段迸发出的惊人潜力。兰迪对其起跑、蹬地和发力动作进行改进,帮助 " 苏神 " 在 32 岁 " 高龄 " 缔造了东京奥运会上 9 秒 83 的亚洲纪录。

2021 年 8 月 1 日,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中打破亚洲纪录。富田 摄

从助跑、空中技术到起跳,王嘉男的每个技术动作同样也经过兰迪的精心塑造," 每一跳之间,他都会跟我强调助跑、节奏的精准度。" 王嘉男说。

兰迪对每个运动员进行了详尽的数据分析,结合身高、体长、腿长、不同体重情况下的爆发力数据,制定不同的技术方案。再记录每个人助跑速度、起跳角度、步长、步频,由他的科研团队进行计算,补强薄弱环节。兰迪的团队中,不仅有医疗师、体能师、营养师和科研人员,还有生物力学专家。兰迪表示:" 中国跳远运动员的低速爆发力(偏力量)很好,但高速爆发力(偏速度)比较差,所以我更强调速度。先加快速度,再让技术适应新速度。"

兰迪还习惯通过鼓励给队员信心。王嘉男记得,兰迪总是夸他,说他的能力没问题。出征本届世锦赛前,由于举办场地俄勒冈大学是兰迪的母校,也是王嘉男 8 年前获得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冠军之地,兰迪对他说:" 这是我的家,也是你的家,没有人能够在我们的家里击败你。" 这些话,成为王嘉男面对欧美强大对手时的定心丸。

兰迪担任跳远国家队教练后,中国男子跳远军团开始发力,王嘉男也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2015 年北京田径世锦赛,中国男子跳远队三名选手李金哲、高兴龙、王嘉男同时出现在决赛赛场,这在世锦赛历史上只有 " 刘易斯时代 " 的美国田径队能做到。最终,王嘉男获得铜牌,这也是亚洲田径历史上首枚世锦赛跳远奖牌。当时就有业内人士曾预测,中国跳远最好的时代已经到来。

王嘉男 2015 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跳远摘铜。盛佳鹏 摄

王嘉男之后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各项国际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2020 年他以 8 米 36 的赛季最好成绩排名世界第一。直到东京奥运会之前,王嘉男都保持着稳健的佳绩,所有人都对他的奥运会成绩充满期待。王嘉男说:" 那段时间如果问我东京奥运会的目标,我肯定说是奔着奖牌去,甚至是奔着金牌去。"

" 英雄 " 重回顶峰

东京奥运会男子跳远资格赛赛场上,王嘉男最远跳出 7 米 81,无缘晋级决赛。

按行内人的说法,跳远这个项目偶然性比较大,容错率低,其他竞技项目里能够帮助运动员兴奋的好胜心,在这个项目中也许不会成为加分项。

夺牌的愿望过于强烈,反成了王嘉男的心理负担,影响了训练。如今回看,他觉得当时自己有点心浮气躁,有些方面和兰迪教练没有沟通好,产生了分歧。

东京奥运会的失败让王嘉男摆正了心态,他给自己定了规矩——不管教练说什么,都言听计从,哪怕兰迪说 "1+1=3"。他把东京的比赛用品带在身边,时刻提醒自己汲取教训。

今年冬训中,兰迪为王嘉男制订的所有训练计划、训练方向和技术调整,都得到了积极配合。与兰迪的默契配合,对助跑和起跳衔接细节上的改进,为他的成功一跃奠定了基础。

从外教那里获得更先进的理念和执教水平的同时,中国田径队也在更基础的制度层面进行改变。2019 年,中国田径协会将原有的 3 个训练部门拆分为 8 个,提高训练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水平,并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教练员实行年薪制,打造了内外教良性竞争的格局。

无论苏炳添的 " 高龄 " 突破,还是王嘉男的逆袭夺金,都是中国田径在探索中不断靠近世界一流水平的缩影。王嘉男还不到 26 岁,当人们把目光投向两年后的巴黎奥运会,他坦言,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每一次训练。

王嘉男征战多哈田径世锦赛。泱波 摄

至于那些更远的目标,他选择不提也不想。不过,王嘉男谈起了儿时的一个梦想——当英雄。他小时候想过如果不当运动员就当消防员,可以帮助人、救人。如今,他一步步走出谷底重回顶峰,似乎已阐释了另一种英雄主义。

来源 中国新闻社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