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城区始终坚持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发展理念和 " 中国凉都 · 康养水城 " 发展定位,牢牢守住 " 发展和生态 " 两条底线,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和核心优势,因地制宜,活化生态资源,创新生态治理形式和环境保护模式,探索 " 党建 + 生态 " 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成功打造了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水城样板。
做美绿水青山 做大金山银山
距离水城区中心城区 110 多公里的顺场乡,曾经为了 " 填饱肚子 " 开荒种地,导致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群山裸露、满目荒芜。
" 没了树,就没了生活。" 大自然给顺场乡上了一堂生动的 " 生态课 "。痛定思痛的顺场乡党委紧扣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产业生态化发展理念,向 " 绿 " 而生,以打造山地特色生态农业为主,结合气候和海拔优势,形成生态产业 " 阶梯 " 发展模式,带领老百姓挥起植树的铁锹,在海拔 1800m 以上地区规划发展茶叶产业,在海拔 1400m 以下地区规划种植以猕猴桃、脆桃等为主的经果产业,在海拔 1400-1800m 地带实施高山冷凉型蔬菜和烤烟产业,打造了经果、茶叶、蔬菜 " 三大万亩富民绿色产业 ",实现了生态富民。
绿水青山相映成趣,金山银山聚拢而来。如今的顺场乡,头顶 " 茶帽子 ",腰挂 " 菜带子 ",脚踏 " 果园子 "," 绿水青山 " 变成了 " 金山银山 "。2021 年,顺场乡仅茶青销售就突破 2000 万元大关,茶叶供应量占据了水城的 " 半壁江山 "。产业的 " 绿 " 更涵养了顺场的生态,森林覆盖率从过去不足 15%上升到如今 69.2%。
" 穷山僻壤 " 开发 " 绿色银行 "
水城区营盘乡地处珠江上游北盘江畔,地势偏僻、山高坡陡、交通落后、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荒漠化、石漠化严重,森林覆盖率最低时仅有 10%,曾是全省极贫乡镇之一,是名副其实的 " 穷乡僻壤 "。
长期的沉寂使营盘乡党委意识到,作为一个纯农业乡,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为此,营盘乡党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带领群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发动村民种植经果林。如今,营盘乡村村寨寨果树成荫,既提高森林覆盖率,又增加经济收入。
绿水青山织锦绣,生态之歌韵满山。从 " 穷乡僻壤 " 到 " 绿色满仓 ",营盘乡硬是在陡峭的喀斯特山地种出了一座座 " 绿色银行 "。
目前,营盘乡辖区内的珙桐、麻栎、海南五针松等珍稀植物多达 17 种,各类植物长势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 92.34%。2018 年,营盘乡哈青村被市林学会授予 " 森林小镇 " 称号,2021 年又入选贵州第三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人居环境大整治 美丽乡村乘风起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不仅是美丽乡村的外表,也是乡村文明的重要体现。
一直以来,水城区新街乡党委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庄环境清洁 " 四个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近年来,新街乡累计改厨 2483 户、改厕 2402 户、改圈 2203 户、串户路硬化 28.75 万平方米,庭院硬化 44.76 万平方米,自然村寨投放垃圾斗箱 105 个,拆除老旧危房 697 户,复垦复绿 4.6 万平方米,实现了庭院不留死角硬化、卫生厕所有水冲、安全住房全保障、生活垃圾日清理,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同时,新街乡还采取 " 支部引导、群众主体、全民参与 " 的方式,开展 " 三扫三摆五洗两叠 "(三扫:扫进组入户路、扫庭院、扫屋里;三摆:摆室外杂物、摆家具、摆锅碗;五洗:洗脸、洗头、洗脚、洗澡、洗衣服被子床单;两叠:叠被子、叠衣服)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引导帮助群众清扫室内外卫生,并每月开展一次 " 卫生示范户 " 评比活动,有效改变了群众长期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使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相得益彰。2020 年,新街乡荣获第六届 " 全国文明乡镇 " 殊荣。
来源 水城区委组织部
编辑 王欣 / 统筹 李梦秋 / 签发 高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