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0 日,浙江临海市杜桥镇杜桥中学 90 后青年教师尤凡因教学成绩突出,被奖励了一套价值 200 万的商品房和 10 万元奖金。此事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讨论的点在哪里呢?总结起来,大概两点,钱从哪里来?他凭什么拿?
据悉,该笔教育奖励基金由当地乡贤出资捐助,2019 年就成立了。在镇党委、政府监督下,按理事会讨论的奖励办法评奖、发放。评定以会考等级达标率、普高或重点高中升学率、重点大学考取人数等作为标准。
而尤凡这次被重奖的原因是,在 2022 年高考中,其担任班主任的两个创新班有 3 名学生考上 985 大学,7 名学生考上 211 大学,两班共有 71 名学生分数在重点分数线以上,其中一个班重点上线率高达 79%,创下杜桥中学近 20 年来高考成绩的新高。这不是尤凡第一次获奖,2019 年,他任教的高中毕业班就有 23 名学生分数在重点线以上,因此被奖励过一辆价值 28 万元的汽车。
尤凡在杜桥中学已经工作 11 年,用成绩说话,两次获奖,其实力毋庸置疑,这钱挣得干净、漂亮!合规、合法、合理、合情,没什么好质疑,毕竟这是他教学能力的价值体现,也是当地乡贤出资捐助教育奖励基金的目的。
浙江临海市杜桥镇,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榜单。可见,它有这个经济实力,但更为难得的是它重视教育且力度之大。
据悉,尤凡不是获得该奖励的唯一一人。今年,教育奖励基金共捐出 405.7 万,奖给了全镇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 389 名优秀教师和 17 名优秀高考生。不光是公办的,民办学校也有获奖机会,对于条件艰苦的乡村学校还有一定倾斜。之所以如此 " 大手笔 ",背后也有被现实所迫的无奈。杜桥镇乡贤会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近二十年,因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外地学校崛起等原因,当地生源质量、教师队伍水平出现大幅下滑。而这种隐忧绝不是杜桥镇个例。近年来,部分地区的乡镇中学普遍陷入生源流失、高考成绩下滑、留不住优秀教师的恶性循环。成立教育奖励基金,是杜桥镇的尝试和努力,真正以实际行动尊师重道、鼓励教育。" 我们还是希望把尤老师这样的人才留在杜桥。"" 把好老师留住,吸引更多学生,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没毛病,别眼红,只要人家有成绩,拿得起 "。
三尺讲台,方寸之间,重奖老师,正是体现了教育之重。教育就是未来,留住优秀教师,如果总是空谈情怀,不是一种良性互动。有实力就该有奖励,实实在在的奖励是让优秀教师与优秀学生双向奔赴得以良性发展的保障。" 三尺讲台 " 的价值远不止一套房。
现代快报 + 评论员 覃甚颜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