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9-19
青春建功新时代,凝聚青年科技心——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奏响科技青春强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2 年 2 月和 3 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中国向世界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在这场盛会背后,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以下简称 " 兰州分院 ")系统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组建的北京冬奥会雪务保障技术团队为冬奥会雪上项目赛事的成功举办贡献了科技青春力量。

由于国际比赛雪道的质量标准、雪道制作、储雪等关键技术和裁判权掌握在欧美少数雪务保障公司和国际雪联裁判手中,对我国冬奥会雪务保障工作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及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这支由 35 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北京冬奥会雪务保障技术团队,在过去六年间,克服重重困难,紧紧围绕冬奥会雪务保障的技术瓶颈,实现了以下从 "0" 到 "1" 的突破,在冰状雪制作、储雪、雪质保障和赛道维护等方面研究,有力支撑了北京冬奥会的雪务保障工作,充分体现了甘肃青年科技工作者奉献与拼搏的时代精神。

" 北京冬奥会雪务保障技术团队也将继续扎根甘肃、服务甘肃、切实发挥出科技带头作用,为甘肃省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建设新甘肃开创新局面贡献中科院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时代力量。" 该团队的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兰州分院系统各单位始终坚定落实 " 人才强院、人才兴省 " 发展理念,将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通过大力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完善人才流动制度、优化薪酬分配与保障制度、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凝聚优秀青年人才齐聚甘肃,为做好 " 强科技 " 行动系列工作提供深厚的人才积累。截至目前,兰州分院拥有两院院士 11 位。其中,中科院院士 8 位,工程院院士 3 位。通过人才计划等多种形式大力吸引了众多优秀青年人才。作为中科院京外教育基地之一,拥有博士点 29 个、硕士点 37 个、博士后流动站 10 个,已形成了一批凝聚在主攻学科和重点任务周围的优秀中青年人才群体和研究团队。

近 70 年的发展历程中,兰州分院系统单位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包兰线沙坡头地段铁路治沙防护体系的建立和青藏铁路工程三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自然科学一等奖 1 项、科技进步一等奖 9 项;获中科院自然科学特等奖 1 项、科技进步特等奖 2 项、杰出科技成就奖 2 项;获高端国际科技奖 7 项。据不完全统计,兰州分院系统单位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 2650 余项,其中获国家和省部以上奖励的重大成果 950 余项。

据介绍,众多科研创新成绩的取得,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系统一代又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结果,也是根植于甘肃省优秀文化底蕴的展现。未来,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青年科技工作队伍将在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崇高精神的感召下,坚守 " 国家队 "" 国家人 " 的职责和使命,始终铭记作为甘肃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与追求,在新时期建设美丽新甘肃事业的征程中,不断奏响科技青春最强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唐瑞

共青团甘肃省委供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副总编(主持工作)丨肖兴吉

相关标签

中国科学院 兰州 甘肃 北京冬奥会 院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