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09-20
图书馆中的历史印记②城市发展史上的深刻记忆——哈尔滨老火车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哈尔滨是一座依铁路而兴的城市。十九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逐渐从一个江畔小渔村变身为国际化大都市。在哈尔滨图书馆众多记载着这座城市成长历史的资料文献中,有四座老火车站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们分别是九站火车站、香坊火车站、哈尔滨火车站和顾乡屯火车站。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的哈尔滨火车站

说起对老火车站的记忆,多年来一直进行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的李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火车站最深的记忆是 1972 年他 10 岁时和同学们一起在哈尔滨火车站欢迎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哈尔滨的情景。李良说:" 那是西哈努克亲王第二次访问哈尔滨,我记得当时是徐向前元帅陪同前来。那个时候我上小学,学校组织欢迎,我们就站在红军街原英国驻哈尔滨领事馆门前,正好能看到哈尔滨火车站。那次我们老早就准备好了,当西哈努克亲王车队过来的时候,我们又跳又叫,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看着车队过去心里挺激动的,那个时候觉得哈尔滨火车站真漂亮。"

李良说,他对火车站第二次深刻的印象是在 1973 年," 那时我的姑姑和奶奶都在北京,放寒假时我爸给我买了一张学生票,我记得花了六块六,有一个座儿,我一个人坐着火车去了北京。那时特别兴奋,也特别忐忑,因为一个人出门去那么远的地方,心里不踏实。我爸爸到火车站送我,我就在火车站里上上下下地转,对火车站有了一次最亲密的接触。"

这些年,李良在研究哈尔滨外侨餐饮历史文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找哈尔滨老火车站的餐厅,但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什么进展。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的哈尔滨火车站

四座哈尔滨老火车站

1898 年 6 月 9 日,以中东铁路工程局副总工程师依格纳齐乌斯为首的中东铁路工程局机关人员,乘船沿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到达哈尔滨,住在哈尔滨香坊 " 田家烧锅 " 院内。中东铁路工程局开始办公,宣布中东铁路全线正式开工。

为了便于铁路的铺设,中东铁路工程局在道里和香坊建设了两座火车站,即九站火车站和香坊火车站。

▲哈尔滨线路段通车纪念照

九站火车站

九站火车站位于松花江南岸、中央大街北端西侧现友谊宫址,始称松花江站。1898 年 10 月,铁路从此向阿什河方向铺轨。翌年 3 月 4 日,中东铁路先由此通车到阿什河阿城站。1903 年 7 月 14 日,哈尔滨火车站正式运营时,改称哈尔滨码头站,当时建有货运轨道线 3 条,与松花江码头的水陆航运相连,成为哈尔滨的水陆联运码头。后由于水陆码头逐渐淤浅,失去水陆联运的条件,码头站的功能也逐渐消失,最后停止使用,车站现已拆除。

香坊火车站

香坊火车站位于香坊区香站街 4 号,于 1898 年建成,当时称哈尔滨站,于 1904 年改称老哈尔滨站。1924 年改称香坊站至今,1925 年 10 月建成新站舍,建筑为砖木结构,集仿式建筑风格、平面呈 " 山 " 字形对称式布局。

▲ 1911 年哈尔滨火车站站台

哈尔滨火车站

哈尔滨站位于南岗区铁路街 1 号,建于 1899 年,俗称秦家岗站,俄国人称松花江站。1903 年 7 月 14 日,中东铁路全线通车运营后改称哈尔滨站。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于 1960 年 3 月,将哈尔滨站原站舍拆除,在原址重建。

▲最初的秦家岗火车站外围停靠点

顾乡屯火车站

顾乡屯火车站位于顾乡车站街,是出哈尔滨站的第一站,距当时的沙俄兵营和贫民聚集的沙曼屯较近。由于当地的居住人口密集,投入使用后至哈尔滨解放前夕,每年客流量近万人。哈尔滨解放后,由于城市公路交通的发展,顾乡站客流量逐渐减少,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因哈尔滨站不断扩大编组货场,该站被停用。

文中部分照片由李良提供

编辑 封娇

值班主编 李溪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