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艺)土地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是实现乡村价值再提升的源头活水。但是乡村公共空间底数不清、低效利用、随意侵占等问题普遍存在," 还公共空间于公众 " 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
2021 年 9 月,无锡市锡山区成为江苏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探索农村公共空间治理任务。实施改革试验任务以来,锡山区将改革的重点和要点主要放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数字化建设等方面。按照 "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 的核心思想要求,大胆开拓,求真务实,不断为农村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
创新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锡山区成立了以区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和镇(街道)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同步健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以相关部门业务骨干为成员的业务推进小组,形成多层次的工作推进机构。组织开展了多批次的工作推进会议、专题调研、座谈和信息数据的调查采集,起草形成了《锡山区宅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关于在规划发展村开展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锡山区第四轮省农村改革试验任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确保宅基地保障对象精准、有偿使用和有偿退出程序规范,全面提升了基层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积极强化区镇联动,与鹅湖镇及厚桥街道联动开展 " 探索乡村公共空间治理长效机制 " 课题改革试验工作。
△省农科院专家调研指导锡山改革工作
摸清 " 人房地 " 基础底数 打造信息化管理平台
锡山区积极加入数字化政府建设,通过全面摸清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现状,从规模、管理、利用等信息着手,研究制定了《锡山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加快进行 " 锡山区乡村公共空间管理信息平台 " 的开发建设,将公共空间治理涉及的基础资源数据、违法问题反馈、管理机制落实等各类信息集成一体,加快形成 " 操作规范、阳光透明、科学高效、监管智能、服务精细、功能完备 " 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锡山区乡村公共空间管理信息平台
变活土地资产 释放改革红利
闲置的农房、废旧的厂房、散乱分布的种植田 …… 农村土地资源需要激活,土地流转统一经营机制需要完善," 农业公司 - 村集体 - 农民 " 的利益分配机制也亟待建立。目前,锡山区已成功办理 3 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完成 2 宗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工作,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结合改革试验需求,试点村庄也已开展编制 " 多规合一 " 村庄布局规划,大力拓展农村产业发展空间,合理布局农民生活空间,有效保护生态人文景观,促进乡村多元价值再提升,让农民共享改革红利。
△试点编制 " 多规合一 " 村庄布局规划
科学确定改革步伐 稳妥推进空间治理
在健全农村公共空间治理规范机制的同时,锡山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示范,借助民智民力齐抓共管,统筹兼顾集中治理和长效管护。结合资产资源、农民期盼等因素,把握改革任务和进度时序,分类指导、因村施策,将厚桥街道作为乡村公共空间治理背景下,盘活利用村级闲置厂房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试点区域,将羊尖镇、鹅湖镇作为宅基地拆违控违、村庄碎片化用地整治的试点区域。通过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方式,降低创新成本,控制改革风险。
沃野田畴起欢歌, 长卷开篇正当时。据悉,锡山区年内将出台更多的政策和制度,采取 " 开小灶 " 形式,对先行开展公共空间治理改革试点镇村进行精准化培训,合力推进实践探索,乘着新一轮省农村改革试验的东风,为锡山未来农村发展改出空间、改出新局。
(图片来源:锡山农业农村局)
(编辑 蒋文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