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钱玺勇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郝欣
丰收时节,走进延寿县青川乡北顺村,一望无际的低山坡地上,齐腰高的 " 不老莓 " 枝叶繁茂,果实累累。十几位农户沿着山坡釆摘一路欢声笑语。盈盈欲滴的紫色小浆果被采摘下来后,便快速送入冷库 " 锁 " 住新鲜。
" 不老莓 " 学名叫黑果腺肋花楸,在民间又被叫作野樱莓,是极具市场前景的浆果品种,更是拥有生态价值的珍贵树种。在欧美地区," 不老莓 " 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功能食品工业。4 年前,延寿县通过招商引资,吸引龙头企业落户,成功在北顺村打造 " 不老莓 " 种植基地。三四年间,村庄的荒山荒地上," 不老莓 " 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种植规模已达到 2100 亩。不仅荒山变 " 金山 ",更种出了致富的新产业。
" 黑果腺肋花楸树木生长期 70 年,种上的第二年就开始结果,每亩地能种 400 余棵树。" 龙头企业延寿县梅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范宝龙告诉记者,丰产期每亩可年产 " 不老莓 " 鲜果 4000 斤,亩产值过万元,种植 " 钱 " 景广阔。
范宝龙介绍," 不老莓 " 集食用、药用和生态价值于一身,果实中含有的黄酮、花青素和茶多酚等物质,其提取物对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有功效,具有消除人体自由基对抗衰老的作用,近年来,医疗保健等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基地加工生产的黑果腺肋花楸原液,销售对象为国内大型医疗机构,用于特定人群的食疗保健。加工过程提取的花青素,很受市场青睐,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正在计划进一步扩建基地。" 范宝龙说。
" 黑果腺肋花楸适宜在半山坡地种植,青川乡北顺村的连绵山丘,原来都是荒山荒地,我们公司累计投入 600 余万元用于土地流转和基地建设,现在这里已经生机勃勃了。" 范宝龙说。
北顺村党支部书记孙志超告诉记者,原来这片荒山荒地,水土流失严重,雨季经常造成山下农田受淹,影响农作物的收成。现在,坡地变身 " 不老莓 " 种植基地,水土流失问题迎刃而解,山下农田旱涝保收,山野绿意盎然,北顺村变得更美了。
从基地建设之初,当地农户就开始在家门口务工,进行种植、采摘、除草等,不仅增加了收入,也学到了技术。一些农户在房前屋后种上了 " 不老莓 ",每年务工人员收入总计达 25 万元,有经验的农户年务工收入达到 4 万元。
打造 " 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 " 经营模式,青川乡推动中草药种植规模化发展。今年,乡里帮助企业开设了 " 不老莓 " 展厅,加大对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
青川乡乡长周雪向记者介绍," 不老莓 " 种植基地的示范引领,让农户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好前景。青川乡现有适宜种植 " 不老莓 " 的山地近 4 万亩。目前,乡党委、政府正计划开办种植技术培训班,将 " 不老莓 " 在乡域范围内进行广泛推广,扩大优质特色品种的种植规模。力争 3 至 5 年内将 " 不老莓 " 种植、加工业发展为强乡富民的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