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9-20
健康 | 儿童性早熟影响成年身高、生育力、心理行为,女童发病率更高、男童更隐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 儿童性早熟是一种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内分泌疾病。全球性早熟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疫情后发病率的患病率明显提高。日前,在 " 关爱童年,益起成长 " 儿童性早熟疾病科普媒体分享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专科主任朱顺叶教授表示,女孩性早熟发病率高于男孩,但男孩性早熟容易延误治疗。性早熟对孩子身心危害大,早期识别性早熟症状需要家长格外留心。尽早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挽救成年身高和生育力。

全球中枢性性早熟发病率趋高,女童发病率更高

性早熟里面分很多种,分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简称 CPP)、部分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

朱顺叶指出,CPP 是由于下丘脑 - 垂体 - 性腺轴(HPGA 轴)功能提前启动,导致女孩在 8 岁前、男孩在 9 岁前出现第二性征的疾病。而正常孩子绝大部分女孩在 10 岁左右、男孩在 11 岁左右出现第二性征,CPP 孩子相当于提前了两个标准差。

全球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近十年,世界范围内青春发育开始的年龄有逐渐提前的趋势,且越来越明显。我国性早熟的发病率也随着全球发病率的趋势一样逐年上升的。疫情期间,一项针对欧洲儿童内分泌的研究发现,全球性早熟发病率和患病率明显提高。"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居家、热量摄取过多、户外活动减少、超重肥胖率明显提高,超重肥胖率提高和性早熟的曲线是平行上行的。" 朱顺叶指出,肥胖与性早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肥胖和性早熟存在共同的神经内分泌调节通路,是诱发中枢性性早熟危害性大的原因之一,13.86% 的性早熟的女孩患有肥胖,25.98% 性早熟的男孩患有肥胖症。

女童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童。中枢性性早熟发病率是 1/5000-1/10000,女童为男童的 5-10 倍。中国 10 多个省市开展儿童性早熟现状的调研发现,北京、上海、重庆等 10 个省市的性早熟儿童,以女童为主,男女比例约为 1:16。韩国、中国台湾等地数据发现,女孩性早熟发病率增加速度很明显。" 因为大多是因为发现女孩乳房发育,怀疑性早熟才去看的医生,所以 88.9% 的患儿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即真性性早熟。"

男孩性早熟隐匿性更强、更易延误治疗

" 出现第二性征的时间提早了,‘花’开就不是恰当时候。" 朱顺叶指出,男孩的性早熟家长不易发现,容易延误治疗。女孩乳房发育时家长不一定能留意到,但月经初潮的时间一般都记得非常清楚。但是男孩不一样。男孩子的第二性征是以睾丸发育为初现,往后才是阴茎发育。" 两个小蛋蛋的大小一旦达到 10 毫升,就睾丸已经发育了,约为橄榄大小,比大拇指上节短一点,说明男孩开始进入青春期。如果阴茎变长,或是变声、长毛或遗精,就属于发育晚期了,此时才发现性早熟,时机也比较晚了,没有太多办法可改变。" 因此,家长最好定期给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洗一次澡,及早判断有否性早熟症状。

性早熟影响成年身高、生育力、心理行为

性早熟会导致孩子成年后身材矮小。朱顺叶称,性早熟儿童提前进入青春期,本来在儿童期体内就开始分泌大量的性激素。而性激素是一把双刃剑,一旦体内出现大量性激素,骨骼会发育加速,但同时骨骺过早闭合,影响成年后的身高。" 举例来说,一个孩子在 1.4 米开始窜个子,别人在 1.5 米开始窜个子,这个孩子永远比人家少了这 10 厘米。" 她表示,相当于性早熟的孩子提前透支了生长潜力,提前停止生长。统计发现,性早熟引起的身高受损,女孩子平均受损 10 厘米,男孩子平均受损 20 厘米。如果一个性早熟的患儿不治疗,平均女孩子可长到 1.5 米,男孩子长到 1.6 米。

性早熟也造成性发育问题。中枢性性早熟是引起儿童性发育异常导致生殖器官的发育较不成熟,月经初潮过早会提高乳腺肿瘤的发生率,因此性早熟的人成年后乳腺癌的发病率会比正常人高,不孕不育率也会比正常女性高。CPP 会增加女童成年之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生率,进而影响到生育功能,还有影响到外形,会肥胖、容易长痤疮等。有些是在成年之后才会表现出来。例如影响不孕不育的原因很多,可能并不会想到与性早熟有关。

性早熟还会危害儿童心理健康。儿童性早熟会带来孩子第二性征的发育,使孩子出现自卑、抑郁、狂躁等心理问题。过早性发育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或社会行为异常,如未成年人的性侵事件,这也会导致社会心理问题。而研究表明,早发育会引起功能性的表现,比如头痛、胃痛、关节痛或心理的抑郁状态,以及对性接触的渴望等心理行为问题。

判断性早熟要找儿童内分泌专业医生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性早熟?" 一定要找专科医生进行判断。" 朱顺叶称,首先,女孩子 8 岁前、男孩 9 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就该去就诊。专科医生会通过测孩子的骨龄,看骨龄有没有超前,了解女孩子宫、卵巢大小。" 外周性性早熟也会导致乳房提前发育,而 CPP 是子宫、卵巢都有发育的表现。" 性激素的激发试验是诊断性早熟的金标准,再加上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可综合判断属于哪类性早熟,是属于中枢性性早熟,还是属于外周性性早熟,还是属于部分性早熟。必要时还要进行头颅磁共振检查,因为有些性早熟的表现是颅内肿瘤引起的。" 尤其是男孩的性早熟,无论哪个年龄,一律要做头颅的磁共振检查;女孩性早熟一般要求 6 岁前必须进行颅磁共振排查,6-8 岁看情况判断需不需要做。"

家长记录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早期识别性早熟症状。如果孩子短时间内突然窜个子,本身生长潜力很差的孩子突然长个子,就要小心。朱顺叶还特别提醒,要仔细观察孩子是否出现第二性征,出现顺序是否正常。女孩的第二性征就是乳房增大,之后出现腋毛、阴毛,再出现外阴的大小、形状、颜色的改变等,到最后来月经。正常来说,这个顺序不能错乱,也不能提前、速度,否则就有问题。男孩的性发育是从睾丸变大开始,所以家长最好定期给孩子洗一次澡,及早判断有否性早熟症状。如果到男孩已变声,胡子、喉结长出来才干预就太晚了。如果过早出现第二性征且不到六个月就有新的发育症状时,就要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内分泌科就诊。

性早熟尽早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诊断性早熟之后,及时治疗是很有必要的。朱顺叶指出,治疗后青春发育就会暂时被抑制,让孩子的心理恢复到该有的儿童期的状态。第二,乳房变小。与比不治疗性早熟的孩子相比,最终可减少身高损失约 5-10 厘米,身高是最大的获益,目前为止,大部分家长也是盯着身高来治疗的,也有小部分因为很早来月经,给孩子造成心理障碍,也可以开始治疗。

" 性早熟尽早治疗完全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朱顺叶表示,性早熟的治疗建议全球统一,即用经典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改善性早熟儿童成年之后的身高、保持或改善成年身高的潜力是性早熟治疗的最终目标。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中枢性性早熟的治疗目的是抑制性发育的进程,延缓骨骼的快速成熟。体内的性激素水平恢复到儿童期状态,骨头生长、老化的速度会慢回来,孩子身高快长的现象又会回落到原来儿童期一年 5-7 厘米的生长速度,从根本上保存了骨龄的潜力。骨龄越小,潜力就越大。用药的目的就是保存身高潜力,并避免心理行为的问题。

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成年之后的生育力现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不治疗的孩子相比治疗的孩子生育力是下降的,治疗后会生育力可增加 2%。

儿童性早熟最常见的药物是 GnRHa,曲普瑞林是目前指南推荐用于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常见药物。它可改善中枢性性早熟儿童生长速度与骨龄的进展。越早治疗,成年身高获益越多。研究发现,6 岁前、6 岁 -8 岁、8 岁后接受曲普瑞林治疗的女孩,治疗之后成年身高分别增加了 10 厘米、5 厘米、3.2 厘米,是有显著差异的,6 岁之前的治疗效果最好。经过曲普瑞林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病人,成年后积极怀孕,一年之内的怀孕率达到 84.4%。

Tips:不是所有性早熟都要治疗

朱顺叶指出,对性早熟,家长应纠正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认为性早熟只是长得早、长得快,不需要治疗。这一错误认识会延误孩子的治疗时机。实际上,性早熟不是单纯的 " 早长 "" 快长 ",若不及时治疗,会不可逆地损害孩子身心健康,且具有滞后性。孩子短期内快速发育且诊断为 CPP,家长要积极配合治疗。

误区二,所有的性早熟都需要治疗。孩子诊断 CPP 后,是否需要治疗,应听取儿科医生的专业意见。CPP 的治疗首先应明确治疗范围,并非所有 CPP 患儿都需要 GnRHa 治疗。朱顺叶指出,孩子骨骼发育成熟和第二性征快速发育,预测成人身高受损,或出现与性早熟直接相关的心理行为问题的 CPP 儿童,需要治疗;孩子发育进展缓慢,经医生判断及预测成人身高无明显受损的 CPP 患儿,暂不需要治疗,定期复查身高和骨龄,随时评估治疗必要性。

误区三,CPP 治疗会增加孩子肥胖的风险。性早熟不治疗,会越来越胖,青春期的肥胖很难减,肥不肥胖与治疗没有关系,而和生活习惯有关。

误区四,CPP 治疗会增加孩子患多囊卵巢的风险。大数据分析的结果,经治疗和不经治疗,多囊卵巢的患病率是相当的,并没有因治疗而增加多囊卵巢的发病风险。朱顺叶表示,CPP 女孩通常在诊断时就发现子宫、卵巢变大,随着治疗的逐渐深入,通常在 3 个月后,子宫、卵巢大小可降至正常范围。停止治疗后,子宫、卵巢的大小通常仍保持在正常范围,不会出现多囊卵巢的特征。

误区五,治疗性早熟是阻止性发育,孩子成年后会有生育问题。专家表示,GnRHa 的治疗对成年生育力的保护是有积极影响的,而不是降低成年生育力。

误区六,性早熟与生活方式无关。性早熟与生活方式如作息时间、食物、环境变化都有关系。举例来说,出国这种大跨度生活环境的改变有可能诱发性早熟。接受治疗同时,应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由于生长素在入睡后 45-90 分钟(深睡眠)达到分泌高峰,因此孩子应该在晚上 10 点前入睡。生活方式还包括饮食营养,少吃不吃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动物类食品、新鲜荔枝、反季节水果、豆制品、可乐、保健品均要限制摄入。此外,每天应坚持运动 30 分钟以上,积极的体育锻炼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也能增加骨密度。运动得好的孩子,生长潜力会明显得到提高。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相关标签

性早熟 乳房 肥胖 上海 韩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