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09-21
接到“警方”来电,六旬阿姨三天没吃没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陈思思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骁

" 我是哈尔滨市公安局民警,你亮一下身份,你不是说你是上海警方吗?" 真假警察现场博弈的一幕在哈尔滨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上演。

9 月 15 日中午,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预警中队副中队长常龙在一楼碰到了 " 自称被上海警方通缉的 " 冯阿姨。" 孩子,你快帮阿姨看看,我真没犯法啊!" 一听 " 犯法 ",常龙立刻警觉起来:" 阿姨,您没转钱吧?你肯定遇到冒充公检法诈骗了!"

年近六旬的冯阿姨在 9 月 12 日下午接到 00 开头的陌生号码来电,对方自称 " 哈尔滨市公安局侦查科的李警官 ",称冯阿姨与朋友 " 陈静 " 涉嫌洗钱案,并发来了带头像的逮捕令。冯阿姨惊恐万分:" 那我去市公安局配合调查?" 对方让冯阿姨找个旅店,不要与任何人接触,随后让她打车到哈尔滨银行开网银一类卡,不要泄露案件信息,稍后把钱转到 " 安全账户 ",并要求其下载手机银行转账软件。冯阿姨曾表示可以去上海配合工作,遭到对方拒绝,并告诉冯阿姨不要接其他人的电话和微信,还让她卸载了国家反诈中心 App,一再告诉她两小时拍一下附近的照片,报告一下情况。就这样,冯阿姨自从接了这个陌生电话后三天来基本没睡觉、没吃饭。自己怎么也想不通,怎么就犯法了呢?当天,她终于鼓起勇气来到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寻求帮助。

" 阿姨,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 为揭穿假警察的真面目,常龙第一时间与对方视频通话,对方接起后立即挂断。 在民警的耐心劝解下,冯阿姨终于相信自己真的遇到骗子了,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随后,常龙帮助冯阿姨再次下载国家反诈中心 App,并将诈骗分子的涉案工具通过国家反诈中心 App 进行举报,为冯阿姨卡内的 20 万元安了一道 " 安全锁 "。

警方提示:

冒充公检法诈骗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 与你视频进行办案;

2. 通过互联网发给你通缉令;

3. 让你把钱转到 " 安全账户 " 或者 " 监管账户 ";

4. 打过来的电话是 00 或者 + 开头的境外电话;

5. 不让你和亲友联系,要你对 " 案件 " 进行保密;

6. 有疫情的地区,会冒充防疫人员,其他地区多是冒充公安机关或者政府工作人员。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进行办案调查,不会让公民自行上网查询 " 通缉令 "" 逮捕令 ",不会通过社交平台发送法律文书和个人工作证件,更不存在 " 安全账户 "。大家务必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寇青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